[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媒體內容的自適應FEC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9708.3 | 申請日: | 2016-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95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柳寧;徐異凌;張文軍;姜志乾;陳浩;孫軍;管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12/8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媒體 內容 自適應 fec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媒體內容的自適應FEC方法及系統,包括:S1:將媒體數據流進行分級,并賦予數據不同重要程度;S2:根據媒體數據流中數據包的不同重要程度,對媒體數據流的數據包劃分FEC保護的不同優先級;S3:按照所述優先級對媒體數據流的數據包進行排序,再對排序后的媒體數據流進行不等差錯的FEC保護,本發明編碼更加靈活,降低了復雜度,同時,通過指示字段指示數據包不同優先級,在不分流的情況下將源數據流中的數據進行重新排序,對重新排序的數據流進行不等差錯的FEC保護,解決了采用不等差錯保護的FEC編碼時,接收端無法正確恢復源數據流的問題。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6年8月23日,申請號為CN201610712260.0的發明專利申請“一種基于媒體內容的自適應FEC機制及系統”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媒體傳輸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媒體內容的自適應FEC(前向糾錯)機制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異構網絡媒體服務系統中,內容通過因特網協議或廣播協議分發到終端,因特網中使用IP/TCP或UDP報文來傳輸媒體數據,廣播通過MPEG2-TS來傳輸內容。UDP報文在經過多個網絡設備后可能會出現丟失,廣播TS流可能因為傳輸環境的影響,產生誤碼,從而造成終端側的畫面破損或者聲音停頓。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糾錯)技術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通信系統中的編碼技術。通過服務器側對媒體數據進行糾錯編碼,加入冗余信息一并發送,終端側進行反向FEC解碼,對丟失的報文進行恢復。以典型的分組碼為例,其基本原理是:在發送端,通過將kbit信息作為一個分組進行編碼,加入(n-k)bit的冗余校驗信息,組成長度為n bit的碼字。碼字經過信道到達接收端之后,如果錯誤在可糾錯范圍之內,通過譯碼即可檢查并糾正錯誤bit,從而抵抗信道帶來的干擾,有效降低系統的誤碼率,提高通信系統的可靠性。
但是FEC處理,是以冗余開銷代價來降低系統的誤碼率,過度FEC編碼對系統實時性和網絡狀態也會造成壓力。
傳統的FEC結構對于所有信息統一進行編碼,對于用戶信息沒有區分度。對于混合內容或者混合網絡下分發不適合,因此他們提出了兩層結構。兩層結構,如附圖1所示。第一層將source packet block分為較多的小塊分別做FEC保護,第二層是一個整塊做FEC保護。第一層劃分較細致可以提供較小的時延,第二層保證了恢復性能和較小的冗余。
對于混合內容傳輸,其內容可能分為timed和non-timed,因此可以采用這種兩層結構。時序內容用方式1,保證了時延,非時序內容同時借助方式1和方式2,保證了準確性。對于用戶處于不同性能信道,信道性能好的用戶只需要FEC1保證時延和功耗,對于信道性能差的用戶同時做FEC1和FEC2保證了準確性。
不等差錯保護(Unequal Error Protection,UEP)是聯合信源信道編碼的一種。其核心思想是,依據碼流的各部分數據的重要性不同,對各部分數據采用不同的信道保護機制,即對重要碼流進行重點保護。盡管UEP降低了非重要碼流的抗噪聲性能,但有利于系統抗誤碼總體性能的提升。
作為一種前向糾錯編碼技術,數字噴泉碼(Digital Fountain Code)在傳輸過程中,不需要反饋及自動重發機制,避免了信號往返的延時以及廣播應用中的反饋爆炸問題。數字噴泉的基本思想是:發端將原始數據分割成k個數據符號,對這些數據符號進行編碼,輸出一個任意長度的編碼符號碼流,接收端只需正確地接收n(n稍大于k)個編碼符號就可以很大的概率恢復出所有的k個數據符號。
數字噴泉碼本身就具有UEP性能,可以實現對不同重要性的數據的保護。相比與傳統的固定碼率的信道編碼方法,數字噴泉碼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
1、理想的可擴展性。由于單向廣播沒有反饋,發送方不受用戶數量增長的任何影響。使得發送方能夠為任意數量的用戶提供服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97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導電混凝土配比、結構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學前教育展示教具
- 內容再現系統、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提供裝置、內容再現程序和內容提供程序
- 內容記錄系統、內容記錄方法、內容記錄設備和內容接收設備
- 內容服務系統、內容服務器、內容終端及內容服務方法
- 內容分發系統、內容分發裝置、內容再生終端及內容分發方法
- 內容發布、內容獲取的方法、內容發布裝置及內容傳播系統
- 內容提供裝置、內容提供方法、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
- 內容傳輸設備、內容傳輸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發送設備、內容發送方法、內容再現設備、內容再現方法、程序及內容分發系統
- 內容再現裝置、內容再現方法、內容再現程序及內容提供系統
- 內容記錄裝置、內容編輯裝置、內容再生裝置、內容記錄方法、內容編輯方法、以及內容再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