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黑水虻養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7490.8 | 申請日: | 2021-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3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谷豐;何能順;李建祥;賴路花;王永鵬;梁發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杭縣潤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劉煥敏 |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黑水 養殖 裝置 | ||
一種黑水虻養殖裝置,它涉及一種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養殖裝置,它包含它包含箱體,所述的箱體的外部設有箱體外框,所述的箱體外框包含蓋板和底框,所述的蓋板上設有下料組件,所述的箱體的左下端設有驅動組件,所述的箱體的底部兩側設有滑輪組件,所述的箱體的右端設有出料蓋板,所述的箱體外框的底部左側設有第二電動推桿,所述的箱體外框的底部右側設有箱體立柱,所述的箱體外框的內部左上方設有控制器,它利用自動進料裝置、翻轉箱體,通過設置于箱體內的三層飼養皿,使黑水虻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得到充分的飼料供給,一方面提高了黑水虻養殖的成活綠,另一發明實現是黑水虻養殖的自動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黑水虻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黑水虻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黑水虻是一種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能將餐廚垃圾、畜禽糞便中的有益成分轉化為自身營養物質,從而降低畜禽糞便造成的環境污染,但是,雖然現有的黑水虻養殖技術逐漸得到成熟,部分黑水虻養殖設備逐漸得到應用,但是依然存在養殖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低,人工消耗巨大等問題。以上存在的問題導致了黑水虻養殖過程中成本居高不下,產量相對較低等現狀,制約了黑水虻作為一種重要蛋白質內飼料的大量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黑水虻養殖裝置,它利用自動進料裝置、翻轉箱體,通過設置于箱體內的三層飼養皿,使黑水虻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得到充分的飼料供給,一方面提高了黑水虻養殖的成活綠,另一發明實現是黑水虻養殖的自動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是:它包含箱體2,所述的箱體2為圓筒形,所述的箱體2的外部設有箱體外框1,所述的箱體外框1包含蓋板100和底框,所述的蓋板100上設有下料組件3,所述的下料組件包含下料口300、下料齒輪301和下料齒輪驅動電機302,所述的下料口300為倒錐臺形,所述的下料齒輪301設置在下料口300底部,所述的下料齒輪驅動電機302設置在下料齒輪301左側,所述的箱體2的左下端設有驅動組件4,所述的驅動組件4包含驅動電機400和驅動齒輪401,所述的箱體2的底部兩側設有滑輪組件5,所述的滑輪組件5包含第一滑輪500、第二滑輪501、第三滑輪502、第四滑輪、第一支腳503、第二支腳、第一滑輪連桿504和第二滑輪連桿,所述的第一滑輪500和第二滑輪501分別設置在第一滑輪連桿504兩端,所述的第一支腳503設置在第一滑輪連桿504底部,所述的第三滑輪502、第四滑輪、第二支腳和第二滑輪連桿結構與第一滑輪500、第二滑輪501、第一支腳503和第一滑輪連桿504相同,并對稱設置與箱體2的另一側,所述的箱體2的右端設有出料蓋板6,所述的箱體外框1的底部左側設有第二電動推桿7,所述的箱體外框1的底部右側設有箱體立柱8,所述的箱體外框1的內部左上方設有控制器9;
所述的箱體2包含箱體外殼200,所述的箱體外殼200的左側外表面上設有箱體齒條環201,所述的箱體齒條環201的右側設有進氣口202,所述的進氣口202的右側設有箱體第一凹槽203,所述的箱體第一凹槽203的右側設有箱體第二凹槽205,所述的箱體第二凹槽205的右側設有出氣口206,所述的箱體外殼200頂部設有電動蓋板208,所述的電動蓋板208正上方為下料組件3,所述的電動蓋板208左側設有加熱器204,所述的電動蓋板208右側設有圖像傳感器212,所述的電動蓋板208下方設有第一飼養皿209,所述的第一飼養皿209的下方設有第二飼養皿210,所述的第二飼養皿210的下方設有第三飼養皿211,所述的箱體第一凹槽203、第二飼養皿210和第三飼養皿211焊接在箱體2的內壁上,所述的箱體外殼200右側上方外表面設有第一電動推桿207,所述的第一電動推桿207的推桿前端與出料蓋板6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驅動齒輪401與箱體齒條環201齒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輪500和第三滑輪502設置在箱體第一凹槽203的凹槽內,所述的第二滑輪501和第四滑輪設置在箱體第二凹槽205的凹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飼養皿209和第三飼養皿211的水平軸線平行,所述的第一飼養皿209的水平軸線與第二飼養皿210的水平軸線的夾角為15~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杭縣潤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上杭縣潤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74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