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全雙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見度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47488.0 | 申請日: | 2021-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4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博;忻向軍;任建新;毛雅亞;陳帥東;王瑞春;沈磊;吳泳鋒;孫婷婷;趙立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17 | 分類號: | G01N21/17;H04B10/079;H04B10/11;G06F30/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工 光子 通信 高精度 能見度 探測 方法 | ||
1.基于全雙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見度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利用自由空間光通信系統的全雙工的工作模式,L1端的天線發射恒定功率的光,L2端的天線發射的是經過信號調制的光信號,兩端的天線同時進行信號的發射和接收;
步驟2:對L1端空間信道實時進行光強探測和消光系數計算;
對L2端空間信道實時進行信號探測和誤碼率的計算;
步驟3:基于神經網絡,構建基于消光系數-誤碼率的能見度分析模型,具體的:
利用神經網絡對消光系數與能見度的關系,以及信號誤碼率與能見度的關系進行聯合訓練,得到能見度與消光系數和誤碼率的關系函數,即基于消光系數-誤碼率的能見度分析模型;
步驟4:利用能見度分析模型,進行能見度的測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雙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見度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通過探測接收光功率P的大小,得到大氣的消光系數,大氣消光系數為:
P為接收端光電探測器接收到的光功率,P0是發射端光源的光功率,D是接收端的口徑,L是傳播的距離,θ是光源發散角,k是由儀器校準確定的常數;
根據公式(5),β,k,P0,L都是已知的參數,因此消光系數的大小僅僅取決于接收光功率P。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雙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見度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見度采用國際標準的氣象光學距離為光通量衰減至5%所經過的距離:
上式中,ε表示的時視覺對比閾值,國際氣象組織規定ε=0.05;
式(2)即為消光系數與能見度的關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雙工光子通信的高精度能見度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假設大氣中引入的噪聲為N(t),那么通過大氣傳輸后,接收端光電探測器接收到的光信號通過光電轉換后的電信號表示為:
y(t)=Rhx(t)+N(t) (7)
其中R光學探測器的響應系數,通過分析,構建出信道噪聲和誤碼率的關系N(t)=f(ber);h表示信道衰落函數,其表示為:
h=exp(-σ0L) (8)
其中σ0為大氣中信道衰落系數,L為傳輸距離;
大氣信道衰減系數通過Kruse模型表示:
其中V表示能見度范圍,λ為實際傳輸波長,λ0為折算的標準波長,設置為550nm;q為散射系數的大小分布:
q=αm+αp (10)
αm,αp分別表示大氣分子和氣溶膠粒子的散射系數,通過光強度探測中計算獲得;
根據公式(7)-(10),構建出信號誤碼率與能見度的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74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