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的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3443.6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60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福明;王松葉;詹小遠;詹金明;王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澳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62 | 分類號: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湯俊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氨基 葡萄糖 衍生物 生產 來源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鑒別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的方法及其應用,本申請中使用燃燒?同位素質譜技術測定碳同位素豐度值δ13C、氮同位素豐度值δ15N或氧同位素豐度值δ18O鑒定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其中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包括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中一種或多種。本申請中鑒定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的方法簡單,準確,當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為幾種的混合物時,其鑒定方法同樣不受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鑒別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原工藝是由天然的甲殼質提取的,是一種海洋生物制劑,能促進人體粘多糖的合成,提高關節滑液的粘性,能改善關節軟骨的代謝;具有促進抗生素注射效能的作用,用于合成水溶性抗癌藥物氯脲霉素,其具有亞硝基脲類化合物的抗癌性,同時又具有抑制骨髓毒性較小的特點,對黑色素瘤,肺癌,腎癌等顯示一定療效。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可治療口內炎、化膿性濕疹、關節炎、毒蛇咬傷等臨床功能。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為抗風濕性關節炎的原料藥,近年發現有吸收自由基、抗衰老、減肥、調節內分泌等多種有益的生理作用,故被廣泛用于食品添加劑和保健食品的生產中。
目前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的生產方法主要有2種,(1)化工合成法:該方法是由甲殼類動物(如蝦、蟹、昆蟲外殼等)經酸堿處理得到甲殼素,甲殼素再酸解得到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再經過分離純化而得到最終產品。然而,以甲殼類為原料生產的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存在著甲殼類過敏的擔憂。從生產工序來看,雖然引起甲殼類過敏的過敏元素的蛋白質已經基本分解,但是對于甲殼類過敏的人群來說還是不得不慎重攝取甲殼類來源的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2)生物發酵法:是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桿菌、黑曲霉菌和大腸桿菌等工程菌)經培養發酵產生代謝物(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代謝物再和鹽酸反應生成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再經分離純化而得到最終產品。此方法得到的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由于并不是以甲殼類生物作為原料,所以有不用擔心發生甲殼類過敏的優點和滿足素食主義者的需求。同樣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與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的化工合成方法類似,都需要從甲殼類動物(如蝦、蟹、昆蟲外殼等)經酸堿處理得到甲殼素,再經酸解得到中間產品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然后經化學合成得到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或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
對于化工合成和生物發酵法得到的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都屬于高純度產品,其純度高于99%,這兩種方法得到的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具有非常相似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然而,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方法從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的粉末或者含有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的產品來判別是生物發酵法工藝來源還是化工合成法工藝來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發明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鑒別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的方法,使用燃燒-同位素質譜技術測定碳同位素豐度值δ13C、氮同位素豐度值δ15N或氧同位素豐度值δ18O鑒定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生產來源,其中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包括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中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當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為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D-氨基葡萄糖硫酸鉀鹽和D-氨基葡萄糖硫酸鈉鹽中任一種時,δ13C為-15‰~-6‰時,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由生物發酵法生產得到;δ13C為-35‰~-17‰時,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由化工合成法生產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澳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澳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34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四足機器人的移動控制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COB模塊修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