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漏電斷路器的漏電脫扣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2874.0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0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維峰;林凱;胡廣召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奧來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2 | 分類號: | H01H71/12;H01H71/50 |
| 代理公司: | 溫州共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傅敏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漏電 斷路器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斷路器,特別是漏電斷路器上的漏電脫扣裝置。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漏電斷路器的漏電脫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柄機構、漏電動作機構、取電機構和脫扣機構,所述漏電動作機構包括有杠桿、跳扣、鎖扣和扭簧,杠桿通過第一銷軸鉸接設置在漏電斷路器的殼體上,同時鎖扣也通過第一銷軸轉動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安裝方便的新型的漏電斷路器上的漏電脫扣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斷路器,特別是漏電斷路器上的漏電脫扣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漏電斷路器的取電機構與本申請文件中的完全不同,結構復雜、體積大、安裝不方便,并且其他原因脫扣與漏電脫扣不能很好的區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安裝方便的新型的漏電斷路器上的漏電脫扣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漏電斷路器的漏電脫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柄機構、漏電動作機構、取電機構和脫扣機構,所述漏電動作機構包括有杠桿、跳扣、鎖扣和扭簧,杠桿通過第一銷軸鉸接設置在漏電斷路器的殼體上,同時鎖扣也通過第一銷軸轉動設置,所述跳扣鉸接設置在杠桿上端,跳扣與手柄機構中的漏電手柄之間通過連桿連接,鎖扣包括有第一延伸腳和第二延伸腳,其中第一延伸腳的上端設置有卡臺,漏電斷路器合閘后鎖扣通過卡臺與跳扣卡合實現對杠桿的定位,扭簧的扭力作用在鎖扣的第二延伸腳上促使鎖扣第一延伸腳上上的卡臺與跳扣卡合,所述脫扣機構包括有脫扣器和推塊,脫扣器可帶動推塊移動,所述推塊設置在鎖扣第二延伸腳下方且對著第二延伸腳設置,推塊可推動第二延伸腳實現鎖扣轉動,鎖扣轉動可使卡臺與跳扣分離解除對杠桿定位,所述取電機構包括有設置在斷路器殼體上的導電片,導電片至少設置有兩組,相鄰兩組導電片隔開且對齊設置,每組導電片包括有第一、第二兩個導電片,第一、第二兩個導電片間隔設置,斷路器殼體上且位于第一、第二兩導電片之間設置有滑槽,滑槽一端設置有擋板,所述滑槽上設置有支架,支架一端與擋板之間設置有抵觸彈簧,支架可與滑槽滑移配合,支架的另一端與杠桿對應,杠桿轉動可推動支架移動,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與每組導電片對應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設置有導電接觸片,漏電斷路器在合閘過程中支架被杠桿推動克服抵觸彈簧彈力移動后導電接觸片的兩端與對應的一組導電片的第一、第二導電片接觸,實現該組導電片的第一、第二導電片電導通,漏電斷路器在漏電斷開時杠桿在支架和抵觸彈簧的作用下移動后導電接觸片的兩端與第一、第二導電片斷開。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使漏電脫扣裝置結構合理,其中漏電動作機構采用上述方案非常科學,當脫扣器感應到漏電信號時可以對鎖扣推動,鎖扣上的卡臺與跳扣脫離,這樣杠桿就被釋放,此時取電機構中的支架就可以推動杠桿轉動漏電手柄回位到斷開位置,同時取電機構也斷開,非常合理。
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是:還包括隔板,該隔板固定設置在斷路器的殼體上,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導向槽和凸柱,所述推塊與導向槽構成導向滑移配合,所述扭簧套設在凸柱上,所述鎖扣第二延伸腳上設置有扭簧抵觸柱和撥片,扭簧一抵觸臂抵觸在扭簧抵觸柱上,所述漏電斷路器的其它動作機構的連接桿置于撥片上,鎖扣在推塊推動下轉動其撥片可帶動連接桿移動可實現漏電斷路器其它動作機構動作,所述杠桿上端設置有顯示板,斷路器殼體上設置有供顯示板顯示的孔。
通過設置隔板,這樣大大簡化了安裝零部件的方便性,另外在隔板上設置導向槽以及凸柱,可以對推塊滑移進行限位,凸柱也是為了安裝扭簧方便,顯示板的作用是可以區分該斷路器是漏電脫扣還是其他原因脫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奧來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溫州奧來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28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