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2313.0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8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宋建學;張雙杰;楊海榮;趙海勇;張景偉;李翔;董科偉;馬勇;劉昶;曹文輝;杜沂波;袁浩旭;董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河南三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2 | 分類號: | G01N3/02;G01N3/12;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盈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96 | 代理人: | 張曉輝;樊羿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膏狀 止水 材料 防水 性能 模擬 試驗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及方法,旨在解決當前對地下工程防水構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效果的預先評價尚缺乏有效技術手段的問題。該裝置包括固定于對應的基座或地坪上的左、右固定試塊,且左、右固定試塊之間形成用于填充膏狀止水材料的變形縫;在右固定試塊中設置有注水腔,在左固定試塊中設置有對應的空腔,且注水腔、空腔朝向變形縫開口并對應;在右固定試塊上設有用于連通注水腔和外部水源的注水管,以及用于監測注水腔中水壓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本發明通過給予變形縫膏狀體止水材料不同的水壓變量來進行水壓承載力試驗,從而檢測變形縫膏狀體止水材料的防水承壓效果,可準確得出變形縫膏狀體止水材料在變形縫保持正常止水狀態下的水壓承載力的極限參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我國不斷加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建筑工程逐漸向地下領域發展。地下建筑最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就是滲漏問題,因此防水在地下工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細部防水當屬地下防水工程中的重點,變形縫作為地下細部構造的防水薄弱環節,一旦發生滲水,一方面加快惡化了地下建筑空間環境,影響地下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并給防滲維修帶來一定困難;另一方面又嚴重威脅了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基于主、客觀原因,地下變形縫的滲漏水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國內外對地下工程防水構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效果的評價基本來源于工程應用和施工經驗,無法提前評價和預估新的防水構造及材料的防水效果。而進行地下建筑工程變形縫膏狀體止水材料的實體模型防水性能試驗,可以客觀反映不同實驗條件下、不同可變因素下,所述膏狀體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可以提前評估其防水構造是否可行,因此開展實體模型試驗是現階段切實可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及方法,旨在解決當前對地下工程防水構造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應用效果的預先評價尚缺乏有效技術手段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包括固定于對應的基座或地坪上的左固定試塊、右固定試塊,所述左、右固定試塊之間形成用于填充膏狀止水材料的變形縫;在所述右固定試塊中設置有注水腔,在所述左固定試塊中設置有對應的空腔,且所述注水腔、空腔朝向所述變形縫開口并對應;在所述右固定試塊上設有用于連通注水腔和外部水源的注水管,以及用于監測所述注水腔中水壓的壓力表或壓力傳感器。
所述注水腔貫通至右固定試塊的對應于變形縫一側的外側立面開口而形成操作口,用以向所述變形縫施作膏狀止水材料,在所述操作口處設有對應的活動密封蓋。
所述變形縫的寬度為45~55mm,且連通外界。
所述左固定試塊和右固定試塊由≥C35混凝土澆筑而成。
用于膏狀止水材料的防水性能模擬試驗方法,利用上述防水性能模擬試驗裝置而實施,包括如下步驟:
(1)將所述左、右固定試塊安裝固定于對應的基座或地坪上,兩者之間形成一定寬度的變形縫;
(2)向所述變形縫中施作膏狀止水材料;
(3)經由所述注水管向所述右固定試塊中的注水腔注滿水,觀測達到滿水狀態的水壓值;
(4)繼續注入一定量的水,觀測記錄對應的水壓值;
(5)若水壓值無明顯變化,則逐步增加注水量,直到水壓值明顯變化,表明膏狀體止水材料滲漏,則此時所發生滲漏的水壓值即為膏狀止水材料在變形縫正常止水狀態下的水壓承載力的極限參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主要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1. 本發明試驗模擬裝置結構精巧且制作成本低廉,能夠適用于各類建筑物屋面、墻面、地面、地下室以及其它地下工程的變形縫處使用膏狀體止水材料的水壓承載力極限值的試驗測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河南三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大學;河南三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23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