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物料轉移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41915.4 | 申請日: | 2021-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8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峰;徐益宏;何宇成;范方才;李煥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52 | 分類號: | B65G47/52;B65G47/74 |
| 代理公司: | 廣東華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彭俊垣 |
| 地址: | 51605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料 轉移 方法 | ||
1.一種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一條輸入線以及至少一條輸出線之間的移動單元轉移;在輸入線的末端延伸形成有至少兩個輸入工位,在所述輸出線的首端形成有與所述輸入工位數量相對應的輸出工位;在每個輸入工位與輸出工位之間分別設置有接駁線;還包括在所述接駁線上移動的且用于承載移動單元的轉移機構,且所述轉移機構可在任意相鄰的兩個輸入工位之間移動;
具有第一接駁機構、以及可補入輸出工位的第二接駁機構,所述第一接駁機構可補入至輸入工位;承載有移動單元的轉移機構于所述接駁線上自輸入工位至輸出工位之間單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駁機構設置于所述接駁線上,所述第一接駁機構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輸入工位相對于所述輸出工位的一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駁機構設置于所述接駁線上,所述第二接駁機構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輸出工位相對于所述輸入工位的一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條輸入線和一條輸出線,且所述輸入線和輸出線上分別形成有兩個輸入工位和輸出工位;還包括兩個分別在兩條接駁線上移動的轉移機構;將移動單元從輸入線轉移至輸出線包括以下步驟:
A100、所述輸入線將移動單元Sn運輸至第一輸入工位處的第一轉移機構;
A200、第一轉移機構經第一接駁線移動至第一輸出工位,第一接駁機構補入至第一輸入工位上;
A300、所述移動單元Sn從所述第一轉移機構移動至所述輸出線;所述輸入線上的移動單元Sn+1途經所述第一接駁機構移動至第二輸入工位上的第二轉移機構;
A400、所述第一接駁機構返回至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轉移機構返回至所述第一輸入工位;第二轉移機構經過第二接駁線移動至第二輸出工位;
A500、第二接駁機構補入至所述第一輸出工位上,所述第二轉移機構上的移動單元Sn+1途經第二接駁機構移動至所述輸出線;
A600、所述第二轉移機構返回至所述第二輸入工位,所述第二接駁機構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并重復步驟A100-A50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條輸入線和一條輸出線,且所述輸入線和輸出線上分別形成有兩個輸入工位和輸出工位;將移動單元從輸入線轉移至輸出線包括以下步驟:
B100、具有第一轉移機構、第二轉移機構,所述輸入線將移動單元Sn運輸至第一輸入工位處的第一轉移機構;
B200、第一輸出工位空載,承載有移動單元Sn的第一轉移機構經第一接駁線移動至第一輸出工位;位于第二輸入工位的第二轉移機構,補入至第一輸出工位;
B300、所述移動單元Sn從第一輸出工位的第一轉移機構移動至所述輸出線,所述輸入線將移動單元Sn+1運輸至所述第一輸入工位處的第二轉移機構;
B400、第一轉移機構移動至第二輸出工位,承載有移動單元Sn+1的第二轉移機構經第一接駁線移動至第一輸出工位,移動單元Sn+1移動至輸出線;第一接駁機構補入至第一輸出工位,所述輸入線將移動單元Sn+2運輸至所述第一輸入工位處的第一接駁機構;
B500、第一轉移機構移動經第二接駁線移動至第二輸入工位,第二轉移機構移動至第二輸出工位,承載有移動單元Sn+2的第一接駁機構經第一接駁線移動至第一輸出工位,移動單元Sn+2從第一輸出工位的第一接駁機構移動至所述輸出線,第一接駁機構移動至第二輸出工位;
B600、重復步驟B200~B500,直至所有移動單元全部輸送至輸出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轉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400中,檢測獲取所述第二輸入工位;若所述第二輸入工位不存在轉移機構,則所述第二輸出工位的轉移機構及時補入至所述第二輸入工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19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