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41340.6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1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許少倫;梁克靖;沈海軍;齊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4 | 分類號: | 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48;H01M10/46;H02J3/32;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永均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電池 輔助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屬于電池監測技術領域,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包括箱體和儲能電池本體,所述儲能電池本體位于箱體內,所述箱體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箱體內轉動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底部設有第一風扇,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之間通過第一皮帶相連接,所述于箱體內轉動連接有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上設有第二風扇,所述第四轉軸與第一轉軸之間設有傳動機構,所述第一轉軸上設有轉動板;本發明外形簡單,工作可靠,通過水箱和第一轉軸相互配合,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監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微電網也譯為微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負荷、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電系統,微電網的提出旨在實現分布式電源的靈活、高效應用,解決數量龐大、形式多樣的分布式電源并網問題,開發和延伸微電網能夠充分促進分布式電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實現對負荷多種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給,是實現主動式配電網的一種有效方式,使傳統電網向智能電網過渡。
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微電網儲能電池,電池長時間工作時會發熱,導致電池熱量過高,沒有輔助監測裝置,無法及時有效降溫,導致安全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池長時間工作時會發熱,導致電池熱量過高,沒有輔助監測裝置,無法及時有效降溫等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包括箱體和儲能電池本體,所述儲能電池本體位于箱體內,所述箱體上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箱體內轉動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底部設有第一風扇,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之間通過第一皮帶相連接,所述于箱體內轉動連接有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上設有第二風扇,所述第四轉軸與第一轉軸之間設有傳動機構,所述第一轉軸上設有轉動板。
優選的,所述箱體內還設有水箱,所述水箱內設有加壓器,所述加壓器上連接有散熱管,所述散熱管纏繞在儲能電池本體上,所述散熱管遠離加壓器的一端與水箱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儲能電池本體上設有溫度感應器。
優選的,所述水箱上設有進水口。
優選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三轉軸和第二皮帶,所述第三轉軸轉動連接在箱體內壁,所述第二皮帶連接在第三轉軸和第一轉軸之間,所述第三轉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四轉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嚙合連接。
優選的,所述水箱上設有發電機,所述發電機與第一轉軸相連。
優選的,所述箱體頂部設有擋雨板,所述擋雨板上設有太陽能發電板。
優選的,所述箱體側壁分別設有第一透氣網和側門,所述箱體側壁和底部還設有第二透氣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工作時,風吹動轉動板轉動,轉動板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通過第一皮帶帶動第一風扇轉動,對儲能電池本體進行扇熱,同時第一轉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四轉軸轉動,第四轉軸帶動第二風扇轉動,進一步提高了扇熱效果。
2、該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當溫度感應器監測到儲能電池本體溫度還繼續升高時,啟動加壓器,加壓器將水箱內的冷卻液送入散熱管內,通過散熱管繼續將儲能電池本體的溫度帶走,然后冷卻液回流到水箱內,循環利用。
3、該微電網儲能電池的輔助監測裝置,第一轉軸轉動的同時,第一轉軸帶動發電機工作,發電機發電,將電能儲存在儲能電池本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13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