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方法、觀測系統及儲存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41261.5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2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涂愛琴;邊文超;朱庚華;于帥;張玉潔;楊崇靜;劉彬;李季;吳舉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氣象局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山東省氣象計量站) |
| 主分類號: | G01W1/04 | 分類號: | G01W1/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明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高麗華 |
| 地址: | 25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虛擬 氣象 觀測站 建立 方法 觀測 系統 儲存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方法、觀測系統及儲存介質,通過在海上固定航線的船只上設置船載自動氣象站,并在航線上確定多個海上虛擬氣象站的位置,對船只經過每個海上虛擬氣象站時的觀測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從而完成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且通過設置對海上虛擬氣象站觀測系統完成對觀測樣本的篩選以及計算處理,從而得到更加精確的觀測樣本數據。本申請提出了一種基于多個航行的船載自動氣象站數據反演海上固定位置的氣象觀測數據的方法,可拓展到基于其他海上漂浮物搭載的自動氣象站數據反演海上固定位置的氣象觀測數據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氣象觀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方法、觀測系統及儲存介質。
背景技術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和大氣科學發展的基礎,由于大氣現象及其物理過程的變化較快,影響因子復雜,除了大氣本身各種尺度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外,太陽、海洋和地表狀況等都影響著大氣的運動。目前我國陸地上已經建有60000個自動氣象站,基本做到了鄉鎮級覆蓋,但是海上只有近海處建設了少量的浮標站和海上平臺站,觀測資料稀缺,很難對海上固定位置進行較為精準的氣象觀測,給海上預報和海上服務業務的發展帶來了限制。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種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方法,通過在海上固定航線的船只上設置船載自動氣象站,并在航線上確定多個海上虛擬氣象站的位置,對船只經過每個海上虛擬氣象站時的觀測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從而完成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
本申請的上述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海上虛擬氣象觀測站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在固定航線的若干船只或漂浮物上安裝船載自動氣象站;
S2、對若干船載自動氣象站進行統一標定;
S3、在航線上確定多個海上虛擬氣象站的位置,記第N個海上虛擬氣象站的經緯度分別為LONN和LATN。;
S4、計算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第T時次觀測數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船只可以搭載船載自動氣象站沿航線進行移動,船載自動氣象站可以對航線所在的海域進行氣象觀測。工作人員可以對船載氣象站經過海上虛擬氣象站位置時所觀測的數據進行收集計算,從而得到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第T時次觀測的數據。
優選的,S1中,所述船載自動氣象站的觀測要素包括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相對濕度以及觀測時刻船只所在的經緯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風速、風向、氣溫、氣壓以及相對濕度屬于觀測數據,船載自動氣象站通過觀測,記錄這些數據方便工作人員對經過的海上虛擬氣象站所在海域進行氣象數據觀測計算。同時經緯度的觀測可以方便工作人員對船只所在經緯度與相近的海上虛擬氣象站的經緯度進行比較,從而使工作人員對海上虛擬氣象站所在經緯度附近海域的氣象數據進行觀測收集。
優選的,S4中,所述計算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第T時次觀測數據,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41、收集并確定計算第T時次觀測數據的數據集A0;
S42、修正A0數據集;
S43、反演第T時次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的觀測數據;
S44、記錄第T時次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的數據質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工作人員可以對第N站海上虛擬氣象站第T時次的測量數據進行收集計算,并通過反演第T時次海上虛擬氣象站的觀測數據,進一步確定第T時次的觀測數據。
優選的,S41中,收集并確定計算第T時次觀測數據的數據集A0,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411、取觀測數據集A1、A2、A3、A4、A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氣象局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山東省氣象計量站),未經山東省氣象局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山東省氣象計量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12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