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41204.7 | 申請日: | 2021-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72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牛犇;史亞新;趙宇;賈洪柏;李曉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01N63/20;A01P5/00;A01G13/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煥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松材線蟲 寡養單胞菌 lc00168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株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及其應用,涉及微生物及微生物應用技術領域。所述寡養單胞菌LC00168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20895。本發明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的發酵產物具有松材線蟲致死能力,可在溫室條件下防治由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枯萎病。本發明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可以作為微生物防治松樹枯萎病制劑的組分進行開發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及微生物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株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由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枯萎病,是全球森林生態系統中最具危險性、毀滅性的病害之一,被稱為“松樹的癌癥”。1905年在日本九州島長崎縣首次大規模爆發,之后在韓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也發生了該病害。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的黑松上首次發現松材線蟲以來,我國的松材線蟲病疫區已分布于18個省市自治區;而且受松材線蟲危害的松樹樹種也不斷增加。過去,松材線蟲主要受危害馬尾松、黑松,目前,已擴展至樟子松、紅松與落葉松等樹種,嚴重威脅我國近9億畝松林的安全。
長期以來,松材線蟲病的防控主要依賴砍伐銷毀疫木與施用化學藥劑。砍伐銷毀疫木只能暫緩松材線蟲病的傳播,并不能徹底消滅區域內的松材線蟲,且人工與物資投入巨大;化學藥劑的過量使用會造成有害物質殘留,破壞生態平衡,給壞境造成沉重負擔,化學藥劑的濫用亦會導致松材線蟲產生耐藥性。某些有益微生物具有顯著的殺線蟲活性,基于有益微生物的生物防治已成為植物線蟲病害綠色防控的重要選項之一。應用具有殺線蟲活性的有益微生物防治由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枯萎病已引起廣泛的關注。
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寡養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pavanii)LC00168及其應用,本發明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具有松材線蟲致死能力,可在溫室條件下防治由松材線蟲引起的松樹枯萎病。本發明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可以作為微生物制劑的組分用于防治松樹枯萎病。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在一個方面,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防治松材線蟲病的寡養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 pavanii),所述寡養單胞菌為寡養單胞菌LC00168,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20895。
在另一個方面,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寡養單胞菌發酵產物,所述寡養單胞菌發酵產物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寡養單胞菌LC00168接種于培養基中培養得到。
所述寡養單胞菌發酵產物可以為發酵液或其提取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或者,所述寡養單胞菌發酵產物也可以為由發酵液或其提取物制成的菌粉。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寡養單胞菌發酵產物為發酵液;
所述培養基為液體發酵培養基;優選為LB液體培養基;更優選地,所述培養基的初始pH值為6.0-7.2。
LB液體培養基:氯化鈉10g,酵母提取物5g,胰蛋白胨10g,蒸餾水1L。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培養為將寡養單胞菌LC00168在溫度30-32℃,轉速200-220r/min下,發酵培養14-24小時。
優選地,所述培養為將寡養單胞菌LC00168在溫度30-32℃,轉速200-210r/min下,發酵培養15-20小時。
更優選地,所述培養為將寡養單胞菌LC00168在溫度30℃,轉速200r/min下,發酵培養16小時。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培養,菌體含量達到1012CFU/mL,即得所述發酵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林業大學,未經東北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412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