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壓燒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38205.6 | 申請日: | 2021-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1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蔣大均;雷電;卜櫟;李剛;何木光;宋劍;熊強;郭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6 | 分類號: | C22B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羅明理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壓 燒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的是冶金領域的一種增壓燒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燒結點火后沿燒結機長度30%?70%的范圍內的料面上方橫向均勻布設多跟鋼管主管,每根主管下方均勻打孔并焊裝若干根支管;然后將所有主管通過一根總管與外部壓縮空氣源連通;最后在燒結點火后啟動壓縮空氣源,向主管與支管內通入壓縮空氣,正向對燒結料面噴吹正壓空氣,與燒結設備原有的負壓燒結風機相結合進行燒結。本發明的燒結方法通過在燒結料面施加正壓空氣,將負壓狀態抽入的空氣與正壓狀態鼓入的空氣相結合,增加、提高燒結有效風量,加快垂直燒結速度,增產節能,解決負壓燒結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達到了高效、低耗、節能減排、經濟燒結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壓燒結方法。
背景技術
鐵礦石燒結是現代造塊的主要技術,其產品燒結礦在現代高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成熟的礦物加工技術。高爐主體爐料結構中燒結礦占比80%左右,球團礦與塊礦占比20%左右。但自從鐵礦石燒結工藝與技術出現100多年來,其傳統的主流燒結方法是抽風負壓燒結,這種燒結工藝的缺陷是漏風率高,效率低,能耗高。燒結行業一直在尋求大規模的鼓風燒結(或正壓燒結)工藝與技術,實驗室可以實現,但在工業應用上一直未能取得突破,至目前仍是傳統的抽風負壓燒結。后來出現了熱風燒結技術,將環冷機廢氣通過低壓引風機引入燒結機上的熱風罩實行熱風燒結,對強化燒結具有一定作用,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一是環冷機廢氣中氧氣濃度有損失,一般只有16-20%;二是污染環境,高溫廢氣中有毒有害氣體與粉塵在燒結機平臺與廠房內蔓延、飛揚,環境惡劣;三是鋪設的管道與熱風罩體積龐大,結構復雜,占據空間大,投資大,維護與檢修困難;四是熱風壓力很低,氧氣含量低,強化效果不明顯。因此目前熱風燒結實現工業化應用的企業極少。
燒結理論與實踐表明,增加燒結風量,就能增加燒結過程需要的氧氣,加快燃料燃燒速度與效率,加快燒結物理化學反應的進程,加快垂直燒結速度,達到增產節能的效果。而負壓燒結由于漏風率高達30%-60%這一世界性難題目前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真正用于燒結的有效風量只有70%-40%,國內多數企業漏風高達50%以上,造成抽風負壓燒結效率低下,能耗普遍偏高,更難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燒結系統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低耗、節能減排、經濟燒結的增壓燒結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增壓燒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燒結點火后沿燒結機長度30%-70%的范圍內的料面上方橫向均勻布設多跟鋼管主管,每根主管下方均勻打孔并焊裝若干根支管;然后將所有主管通過一根總管與外部壓縮空氣源連通;最后在燒結點火后啟動壓縮空氣源,向主管與支管內通入壓縮空氣,正向對燒結料面噴吹正壓空氣,與燒結設備原有的負壓燒結相結合進行燒結。
進一步的是,所述主管在料面上方呈井字形橫向、等距、并列安裝,數量為1-20根,每根主管上閥門,總管上設有總閥門、流量與壓力計。
進一步的是,每根主管道長度與臺車寬度相近,安裝高度高出臺車欄板50-200mm,主管道上的支管出氣口距離料面10-50mm,主管直徑50-100mm,支管直徑10-30mm。
進一步的是,通入主管和支管的壓縮空氣的壓力0.01MPa-0.3MPa,壓縮空氣來源為動力能源介質產品或自備增壓風機自產壓縮空氣。
進一步的是,所述主管上配置有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主管為可拆卸連接,支架可以拆卸、吊裝、復裝,利于方便臺車檢修、更換吊裝作業。
進一步的是,所述安裝支架設置在燒結機長度30%-70%范圍以內空間,臺車檢修、更換可以在燒結機長度30%-70%范圍以外的空間進行吊裝作業,可以不拆卸、挪動燒結增壓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382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