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36205.2 | 申請日: | 2021-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24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順桅;金志派;洪志;洪暉建;周緒發;鄭乃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錢城市政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2 | 分類號: | E02D29/12;E02D29/14;E03F5/04;E03F5/06;B01D35/02;B01D29/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8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井 道路 市政 井蓋 一體 結構 | ||
本申請涉及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其包括有貫通的主井體,以及設置在主井體上的井蓋體;所述主井體遠離井蓋體的一端連通有副井體;所述主井體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設置有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一端向遠離井蓋體的方向延伸,并穿過所述主井體與副井體的連通處;所述排水件另一端與主井體的內側壁貼合,所述排水件上設置有貫通的排水孔;所述主井體與副井體的連通處形成有供線纜通過的進線腔。本申請具有能給鋪設在副井體內的線纜提供了一個相對干燥的工作環境,提高了線纜的安全系數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市政管井的領域,尤其是涉及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政道路井蓋裝置在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部分用于下水道排水,一部分用于實施布線纜等用途。施工時先開挖形成管井通道,再將管井本體裝入管井通道內,再通過水泥澆筑加固。最后再將管井本體的開口通過井蓋蓋合,由于井蓋與管井本體為分體式結構,井蓋易與管井本體分離,一旦井蓋發生丟失,裸露的管井本體開口將會引發安全事故。
相關技術中授權公告號為CN204959937U的中國專利公布了一種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混凝土板和密封墊片之間連接有護壁角鋼,護壁角鋼分別固定在混凝土板和密封墊片上,護壁角鋼底部連接一井筒本體,井筒本體頂部與護壁角鋼之間通過可拆卸螺栓連接。通過將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無需二次鋪裝,整體結構性強,兩者不易發生分離。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存在有:當將上述井筒本體作為市政下水道排水用時,此時若需要將線纜從井筒本體內穿過,流入下水道的污水極易與線纜表面的絕緣層直接接觸,污水將會給線纜表面的絕緣層帶來不良影響,從而降低線纜的安全系數。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下水道與線纜之間的安全性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
本申請提供的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管井道路和市政井蓋一體結構,包括有貫通的主井體,以及設置在主井體上的井蓋體;所述主井體遠離井蓋體的一端連通有副井體;所述主井體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設置有排水件;所述排水件一端向遠離井蓋體的方向延伸,并穿過所述主井體與副井體的連通處;所述排水件另一端與主井體的內側壁貼合,所述排水件上設置有貫通的排水孔;所述主井體與副井體的連通處形成有供線纜通過的進線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污水從井蓋體表面流入至主井體內后,通過排水件能將流入的污水進行統一收集排放;當污水流至進線腔處時,在排水件的作用下能將污水與進線腔進行分隔,從而能有效預防污水與線纜的直接接觸,給鋪設在副井體內的線纜提供了一個相對干燥的工作環境,提高了線纜的安全系數;通過將下水道管井與電纜管井進行拼接,不僅能使地下管井的布局更加的合理,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地下有限的施工條件;方便工作人員的統一管理。
優選的,所述排水件包括有靠近井蓋體一側的漏斗座,以及設置在所述漏斗座遠離井蓋體一端的排水座;所述漏斗座的開口沿遠離井蓋體的方向逐漸縮小,所述限位座上設置有貫通的限位孔,所述排水座穿過限位孔并與限位孔的內側壁貼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將排水件進行安裝時,先將排水座對準限位座上的限位孔插入,當漏斗座下移至與限位座的上表面抵觸時,通過限位座能對排水件起到支撐的作用,而限位孔能對排水件起到限位的作用;從而能提高排水件整體的穩定性和牢靠性;當需要對副井體內的線纜進行檢修時,通過將排水件從限位座上取出,此時工作人員便能通過限位孔順利進入副井體內;由于主井體與副井體的連通處采用排水件分隔,從而保證了副井體內部的潔凈,保證了工作人員能在潔凈的環境下對副井體內的線纜進行檢修。
優選的,所述漏斗座的外側壁上設置有插桿,所述插桿沿排水座插入限位孔的方向設置;所述限位座上設置有開口朝向插桿的插槽,所述插桿插入至插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錢城市政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溫州錢城市政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362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