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聯滅活疫苗及其制備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35005.5 | 申請日: | 2021-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5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孫黎;胡永華;孫慶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9/106 | 分類號: | A61K39/10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穎 |
| 地址: | 26607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聯 疫苗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水產疫苗學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哈氏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三聯滅活疫苗及其制備和應用。三聯滅活疫苗含滅活后的哈氏弧菌T4、鰻弧菌C312、遲緩愛德華氏菌TX1。所得滅活疫苗對哈氏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感染的最高相對免疫保護力(RPS)可分別達到89.29%、85.71%和76.67%,免疫后6個月RPS仍能夠達到50%左右。本發明所得的疫苗制備過程簡單、造價低廉、無安全隱患、免疫效果好,一次免疫接種即可防控三種不同種病原感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疫苗學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哈氏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三聯滅活疫苗及其制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我國是全球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但是隨著工廠化養殖規模的擴大,水產病害頻發發生,嚴重制約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目前,我國海水養殖病害控制手段仍以施用抗生素和消毒藥劑為主,其所造成的藥物殘留導致食品安全隱患、抗藥性微生物增加和生態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抗生素和消毒藥劑的水產應用已在世界各國受到限制。疫苗,尤其是滅活疫苗,是一種國際上公認的綠色無公害病害防御方法,也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較之于抗生素,疫苗免疫具有安全、長效、環境友好等特點。利用疫苗對海水養殖魚類流行性病害進行免疫防治,在歐美等國家已取得了成功,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雖然近年我國已有水產魚用疫苗獲得新獸藥證書報道,但是這些疫苗主要是針對一種病原的單價疫苗,保護效應有局限性。海水養殖生物病原具多樣性等特點,在這種情況下,理想的疫苗不是單價疫苗,而是對多種不同種/型病原感染皆有保護效應的交叉保護疫苗。同時,我國魚類養殖產業規模巨大,抗病疫苗研發和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市場應用價值。
遲緩愛德華氏菌、鰻弧菌和哈氏弧菌是我國水產養殖魚類的重要病原菌,其宿主范圍廣,危害大、死亡率高,嚴重影響著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遲緩愛德華氏菌宿主范圍很廣,養殖牙鲆、大菱鲆、鯔魚、鯛魚、牙鮃、鰤魚等均可被感染,淡水養殖的鰻鱺、斑點叉尾鮰、羅非魚等也能被感染。鰻弧菌可感染鮭魚、虹鱒、鰻鱺、香魚、鱸魚、鱈魚、大菱鲆、牙鲆、黃魚等,當水產養殖動物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下,遭遇不利刺激或是受傷時,會誘發疾病的產生。哈氏弧菌可感染大菱鲆,青石斑魚,斜帶石斑魚,鱸魚,大黃魚、半滑舌鰨等。目前,針對上述三種病原菌的的防控仍然以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為主,因此,開發低成本高效的多聯疫苗對上述三種病原菌所引起的疾病進行免疫防治,對于擺脫對抗生素與消毒藥的依賴,保障水產品安全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哈氏弧菌、鰻弧菌、遲緩愛德華氏菌三聯滅活疫苗及其制備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三聯滅活疫苗,三聯滅活疫苗含滅活后的哈氏弧菌T4、鰻弧菌C312、遲緩愛德華氏菌TX1。
所述三聯滅活疫苗中哈氏弧菌T4懸液、鰻弧菌C312懸液、遲緩愛德華氏菌TX1懸液按體積比為1:1:1混合。
所述三聯滅活疫苗中哈氏弧菌懸液濃度為2.0×1010CFU/ml,鰻弧菌懸液濃度為2.0×1010CFU/ml,遲緩愛德華氏菌懸液濃度為4.0×1010CFU/ml。
所述三聯滅活疫苗中三種菌懸液與佐劑的體積比例為3:7。
一種所述的三聯滅活疫苗的制備方法,哈氏弧菌T4、鰻弧菌C312、遲緩愛德華氏菌TX1分別滅菌,滅菌后重懸,重懸液按體積比為1:1:1混合,混合后與佐劑混合,即為三聯滅活疫苗。
所述哈氏弧菌懸液濃度為2.0×1010CFU/ml,鰻弧菌懸液濃度為2.0×1010 CFU/ml,遲緩愛德華氏菌懸液濃度為4.0×1010CFU/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350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