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系統、存儲介質、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32123.0 | 申請日: | 2021-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5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3 |
| 發明(設計)人: | 付銘;謝朝陽;馬立川;劉明哲;裴慶祺;袁昊;張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鏈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長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黃偉洪 |
| 地址: | 71007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知識 證明 隱私 保護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設備 | ||
本發明屬于隱私保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系統、存儲介質、設備,所述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包括四個證明流程,分別是會計平衡證明,用于證明發送方消費總金額等于發送金額與找零金額相等;格式正確證明,用于證明承諾格式為標準承諾格式;范圍證明,用于證明發送方消費總金額、發送金額、找零金額均大于零;相等證明,用于證明密文所對應的明文和承諾所對應的明文相等;交易場景中假設有三種角色,包括發送方、接收方和監管方。本發明提供的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系統、存儲介質、設備,涉及在監管方可監管的情況下的匿名交易系統,能夠有效解決企業大量過度采集濫用用戶隱私數據的問題,對用戶隱私泄漏情況進行有效監管,保證用戶的隱私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隱私保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系統、存儲介質、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實際應用中,電子商務企業對于用戶隱私的保護方面尚存在問題:(1)用戶隱私數據被電子商務企業大量過度收集。對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有明確規定,但是對如何使用以及應該承擔的責任,現有法律、法規中卻沒有相應的規定。在監管方面,目前對于政府類信息系統和網站,有建立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對安全漏洞有定期檢查及提醒機制,但是對非政府網站及系統,沒有任何安全規范的要求。企業收集用戶信息,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驗證用戶身份,通過分析交易數據更好地把握市場動向。可是,大數據殺熟現象層出不窮,個性化推薦隨處可見,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了用戶的利益。因此,在電子商務企業運作于市場的同時,需要解決企業大量過度采集濫用用用戶隱私數據的問題,保證用戶的隱私安全。(2)電字商務企業頻繁出現隱私數據泄露事件。消費者個人信息逐漸成為一種重要資源,由此產生行業中的惡性競爭,“得信息者得客戶”成為不少商家不良競爭手段。所有收集個人信息的部門和機構,從情理和法理上都負有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職責,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公民,在向有關部門和機構提供個人信息的時候,都不會同意自己的個人信息可以作為商業資源提供給其他部門和機構,如果公民的個人信息從這里被泄露出去,收集個人信息的部門和機構難辭其咎。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
(1)無法有效監管電子商務企業對用戶信息的過度收集使用行為。
(2)對用戶隱私泄漏情況無法有效監管。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在電子商務企業獲取到用戶的隱私信息后,信息可以經歷多次拷貝備份,使得用戶隱私信息在人工監管情況下無法有效得到監管。而信息作為一種靜態載體,其自身無法對任何外部行為作出判斷與回應。用戶隱私數據信息一旦被泄漏,網絡黑產的存在使得被泄漏信息被倒賣,濫用,對用戶造成困擾,且被泄漏信息無法抹除。要解決上述問題,難點在于如何既能保證政府可信方可監管的情況下,又能使政府企業及其他方無法獲知數據明文的情況下認可數據的有效性與真實性。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能夠在電子商務領域對于用戶隱私保護的應用范疇極其廣闊。在當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5G、物聯網等尖端數據采集、傳輸技術勢必會帶來內容更豐富,時效性更強,體量更大的數據流,其中裹挾著無數隱私數據。在這個數據洪流奔涌的時代,無論是個人用戶安心享用服務還是企業探索新興商業模式,落實隱私保護都至關重要。結合區塊鏈信任交換網絡和隱私保護能深度分析理解,合法合規發掘數據中的價值,規避其中的風險,就有可能創造小至引發信息化產業新一輪爆發式增長、大至推動人類社會提前進入后信息時代的美好前景。這個過程中,發展隱私保護技術正是平衡價值收益與隱私風險、實現帕累托最優且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系統、存儲介質、設備,尤其涉及在監管方可監管的情況下的匿名交易系統。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所述零知識證明隱私保護方法包括四個證明流程,分別是會計平衡證明、格式正確證明、范圍證明和相等證明;交易場景中假設有三種角色,包括發送方、接收方和監管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鏈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鏈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321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