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隧道作業多功能智能化移動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10998.0 | 申請日: | 2021-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7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謝烽;肖漢鐘;虞洲;賈曉雷;梁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中安佳通裝備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11/04 | 分類號: | B66F11/04;B66C23/687;B66C23/78;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孫莉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作業 多功能 智能化 移動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隧道作業多功能智能化移動平臺,包括工程車車體、伸縮吊臂、對位校正機構和登高臂所述伸縮吊臂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吊臂回轉、吊臂主體和安裝平臺,所述工程車車體上安裝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上安裝有吊臂主體,所述吊臂主體上安裝有安裝平臺,所述安裝平臺上安裝有對位校正機構,所述對位校正機構包括第一回轉軸、第二回轉軸、第三回轉軸、伸縮臂、第四回轉軸、水平平移軸和豎直平移軸。本發明中,首先,設有雙機械臂操作結構,在登高作業時最大限度的保護人員安全,其次,設有同步雙鉆孔結構,可以成倍的提升鉆孔作業效率,最后,設有八軸對位結構,這樣車體就可在隧道內任意位置停靠進行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作業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隧道作業多功能智能化移動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隧道中錨栓孔主要靠人工鉆孔。隧道建造完成后,利用測量定位儀器,根據軌道的位置來測算每組錨栓孔在地面上的投影坐標,并在隧道內做出標記。隧道作業過程中,主要使用移動平臺,工人利用梯車、腳手架或登高車等裝備登高進行高空作業,然而現有的移動平臺仍存在不足之處:首先,隧道作業過程中,工人需長時間高空作業,工人在登高作業時需要隨工作主機械臂一起做大幅度的高速運動,“人機同臂”易出現的安全隱患,其次,人工鉆孔一次只能鉆一個孔,頂面鉆孔體力消耗大,錨栓孔數量多,勞動強度大,工人體力和耐力有限,難以持續高效率作業,整體推進速度較慢,工作效率低下,最后,現有的移動平臺基本為登高輔助作用,未設有對位校正機構,導致設備運行的自由度較低,影響設備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隧道作業過程中,工人需長時間高空作業,工人在登高作業時需要隨工作主機械臂一起做大幅度的高速運動,“人機同臂”易出現的安全隱患,的問題,而提出的隧道作業多功能智能化移動平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隧道作業多功能智能化移動平臺,包括工程車車體、伸縮吊臂、對位校正機構和登高臂所述伸縮吊臂包括前支腿、后支腿、吊臂回轉、吊臂主體和安裝平臺,所述工程車車體上安裝有前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上安裝有吊臂主體,所述吊臂主體上安裝有安裝平臺,所述安裝平臺上安裝有對位校正機構,所述對位校正機構包括第一回轉軸、第二回轉軸、第三回轉軸、伸縮臂、第四回轉軸、水平平移軸和豎直平移軸,所述伸縮臂是由外臂、內壁、伸縮梯形絲桿螺母、第一伸縮梯形絲桿、第一聯軸器、第一減速機和第一伺服電機組成,所述外臂上套合有內壁,所述第一伺服電機上傳動連接有第一減速機,所述第一減速機通過第一聯軸器傳動連接有第一伸縮梯形絲桿,所述外臂上安裝有第一伸縮梯形絲桿,所述內壁上安裝有伸縮梯形絲桿螺母,所述工程車車體上位于后支腿處安裝有登高臂,所述工程車車體上位于伸縮吊臂和登高臂之間安裝有腕臂安裝夾具模塊,所述工程車車體上位于登高臂的后端安裝有雙孔鉆孔模塊,所述對位校正機構包括吊柱安裝夾具模塊,腕臂安裝夾具模塊和雙孔鉆孔模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吊柱安裝夾具模塊包括機架、夾具懸臂、回轉轉臺、上抓手、回轉連接板和下抓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腕臂安裝夾具模塊包括第一框架、斜腕臂橫梁、斜腕臂夾具、平腕臂夾具、夾具鉸鏈和旋轉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夾具懸臂,所述夾具懸臂通過銷軸塊安裝有回轉轉臺,所述回轉轉臺通過多組滾輪旋轉安裝有回轉連接板,所述回轉連接板上設有上抓手和下抓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中安佳通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中安佳通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109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