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燒器和燃氣灶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10412.0 | 申請日: | 2021-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9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子健;羅先明;蒲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超人節能廚衛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04 | 分類號: | F23D14/04;F23D14/46;F23D14/64;F23D14/70;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錦明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燒 燃氣灶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燒器和燃氣灶具,燃氣灶具包括燃燒器,燃燒器包括爐頭、火蓋組件和引射管組,爐頭上設有第一燃氣通道,火蓋組件連接于爐頭,火蓋組件上設有與第一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一出氣孔,引射管組連接于爐頭,引射管組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一引射管上設有與第一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一引射通道,第一引射通道中設有第一導流件,第一導流件為片狀且第一導流件的兩側面均為外凸的弧形曲面。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能夠使燃氣和引射的空氣實現較好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實現燃氣的充分燃燒,提高燃氣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氣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燃燒器和燃氣灶具。
背景技術
燃氣灶具是當代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燃氣設備之一,其中,燃燒器是燃氣灶具的主要部件,其一般包括有引射管、爐頭和火蓋、點火針等部件,使用時,燃氣從引射管的進氣端引射空氣并與之混合,隨后進入爐頭內并輸出至火蓋上由點火針點燃燃燒。燃燒器的結構往往影響著燃氣的利用率,現在的燃燒器,其一般只設有進氣處的一次空氣引射,而其燃氣流道的結構往往較為簡單,引射的空氣和燃氣在燃氣流道內的混合效果較差,導致輸出至火蓋上燃燒時,可能會產生不充分燃燒的現象,燃氣的利用率不高,浪費燃氣且不利于用戶的安全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燃燒器,通過在第一引射通道中設置第一導流件,使燃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在第一引射通道中分流后再交匯混合,實現較好的混合效果,提高燃氣的利用率。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具有該燃燒器的燃氣灶具。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燃燒器,其包括爐頭、火蓋組件和引射管組,所述爐頭上設有第一燃氣通道,所述火蓋組件連接于所述爐頭,所述火蓋組件上設有與所述第一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一出氣孔,所述引射管組連接于所述爐頭,所述引射管組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上設有與所述第一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一引射通道,所述第一引射通道中設有第一導流件,所述第一導流件為片狀且所述第一導流件的兩側面均為外凸的弧形曲面。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燃燒器,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時,第一引射管的進氣端連接有燃氣噴嘴,燃氣噴嘴向第一引射通道內噴射燃氣并引射空氣進入,燃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在第一引射通道中初步混合,通過第一導流件時,混合有空氣的燃氣由第一導流件分流成兩股氣體,由于第一導流件為片狀且其兩側面均為外凸的弧形曲面,根據康達效應,兩股燃氣沿第一導流件兩側的弧形曲面流動并再次交匯混合,以使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更為充分,隨后,混合有空氣的燃氣輸送至爐頭的第一燃氣通道并從火蓋組件的第一出氣孔輸出,由點火針點燃,實現燃燒放熱,其結構簡單合理,能夠使燃氣和引射的空氣實現較好的混合效果,有利于實現燃氣的充分燃燒,提高燃氣的利用率。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爐頭上還設有第二燃氣通道,所述第一燃氣通道呈環形,所述第二燃氣通道位于所述第一燃氣通道圍成的環形內側,所述引射管組還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上設有與所述第二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二引射通道。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引射通道中設有第二導流件,所述第二導流件為片狀且所述第二導流件的兩側面均為外凸的弧形曲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火蓋組件包括外環火蓋和中心火蓋,所述第一出氣孔設置于所述外環火蓋上,所述中心火蓋上設有與所述第二燃氣通道連通的第二出氣孔。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爐頭上設有分配器,所述外環火蓋和所述中心火蓋均連接于所述分配器,所述外環火蓋和所述分配器之間圍合形成外環氣腔,所述分配器上設有第一配氣通道和第二配氣通道,所述第一配氣通道通過所述外環氣腔而與所述第一出氣孔連通,所述第一配氣通道設有多個并沿所述分配器的周向均勻間隔分布,各個所述第一配氣通道均連通于所述第一燃氣通道,所述第二出氣孔通過所述第二配氣通道而與所述第二燃氣通道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各個所述第一配氣通道與所述第一燃氣通道之間的通氣面積沿燃氣的輸送方向遞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超人節能廚衛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超人節能廚衛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104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座艙組合測試設備裝置
- 下一篇:一種桑葉米排粉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