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包電芯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09230.1 | 申請日: | 2021-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4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福錦;黃劍;戴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易動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4;H01M10/653;H01M10/617;H01M10/6555;H01M10/658;H01M50/242;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4101 福建省龍***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軟包電芯 模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包電芯模組,包括多個電池模塊、匯流排、蓋板、端板、四個L型板和將L型板分別固定于每個電池模塊的四個直角邊的固定件;電池模塊包括從左到右依次壓合的第一電芯、電芯支架、第一緩沖泡棉、第二電芯、第二散熱鋁片、氣凝膠隔熱墊和第二緩沖泡棉;電芯支架中間呈中空設置且一體成型有第一散熱鋁片,第一散熱鋁片和第二散熱鋁片的兩側和底部分別延伸設有第一散熱部和第二散熱部;第一散熱鋁片與電芯支架形成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電芯支架兩側分別連有卡扣和卡槽;電芯支架的下端延伸設有呈L型的限位凸塊,第二散熱鋁片下端開設有供限位凸塊穿過的限位通槽,本發明具有散熱效果好,電池模組結構穩定性高且結構輕便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軟包電芯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普及,動力電池和電池成組行業迎來了蓬勃發展。軟包電池由于其體積小、重量輕、比能量高、設計相對靈活等多種優點,獲得了廣大動力電池廠家的青睞。為了滿足設備的使用要求,通常需要將多個軟包電芯串聯或并聯進行組裝成電池模組,而軟包電池模組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利用扎帶將多個軟包電芯捆綁固定和通過多個固定結構將多個軟包電芯固定該兩種方式,然后將電池模組放在盒狀的電池箱體內;上述第一種方式由于軟包電芯多采用鋁塑膜包裝,軟包電芯形體軟,不易固定,極易出現劃痕、凹坑、褶痕等情況;且這種利用扎帶捆綁的軟包電芯的結構容易松動,不利于電池模組的穩定性;然而第二種的固定結構通常結構復雜,占據的體積和重量較大,且上述兩種方式的軟包電芯之間不容易散熱,熱傳導能力差,不能及時將熱量傳導出來,將會降低軟包電芯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軟包電芯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膨脹,因此其很難得到有效的固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包電芯模組,具有散熱性好、電池模組穩定性高且結構輕便的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軟包電芯模組,包括多個電池模塊、匯流排、蓋板、端板、固定件和四個L型板,所述固定件將L型板分別固定壓合于每個所述電池模塊的四個直角邊,所述蓋板和端板將多個所述電池模塊和匯流排壓合在一起;所述電池模塊包括從左到右依次壓合的第一電芯、電芯支架、第一緩沖泡棉、第二電芯、第二散熱鋁片、氣凝膠隔熱墊和第二緩沖泡棉;所述電芯支架中間呈中空設置且中間一體成型設置有第二散熱鋁片,所述第一散熱鋁片和第二散熱鋁片的兩側和底部朝遠離所述第二緩沖泡棉方向分別延伸設置有第一散熱部和第二散熱部;所述第一散熱鋁片與電芯支架形成有供相鄰所述電池模塊的第二緩沖泡棉、第一電芯放置的第一凹槽和供所述第二電芯、第一緩沖泡棉、第二散熱鋁片、氣凝膠隔熱墊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電芯支架一側連接有卡扣,所述電芯支架另一側開設有供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
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電芯與所述第一散熱鋁片之間設置有第一導熱結構膠,所述第一電芯與第一散熱鋁片通過所述第一導熱結構膠粘連一起;所述第二電芯與所述第二散熱鋁片之間設置有第二導熱結構膠,所述第二電芯與第二散熱鋁片通過所述第二導熱結構膠粘連一起。
進一步設置:所述端板為沖壓折彎一體成型設置,所述L型板的兩端一體成型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端板的呈L型設置的安裝板。
進一步設置:所述電芯支架的下端延伸設置有呈L型設置的限位凸塊,所述第二散熱鋁片的下端開設有供所述限位凸塊穿過的限位通槽。
進一步設置:所述固定件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連接于所述電芯支架的頂端和底端,所述L型板的橫段開設有多個供所述限位柱穿過的限位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易動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易動力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092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