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板止水帶表面處理設備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02981.0 | 申請日: | 2021-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7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川;王行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7/17 | 分類號: | B24B7/17;B24B7/06;B24B27/00;B24B47/12;B24B4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舟長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77 | 代理人: | 賈年龍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區昌平生命園路23-2號1幢6層600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板 止水帶 表面 處理 設備 及其 方法 | ||
1.一種鋼板止水帶表面處理設備,包括底座(1)、承托架(2)、打磨機構(3)、傳輸機構(4)和驅動機構(5),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面上均勻設置有目字形結構的承托架(2),底座(1)上端面中部設置有打磨機構(3),底座(1)上端面位于打磨機構(3)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個傳輸機構(4),且承托架(2)與打磨機構(3)和傳輸機構(4)之間為交錯設置,傳輸機構(4)前側安裝有驅動機構(5);其中:
所述的打磨機構(3)包括安裝塊(31)、雙螺紋絲杠(32)、轉動電機(33)、限位板(34)、打磨斜板(35)、打磨支鏈(36)、打磨直板(37)、連接板(38)、聯動板(39)、復位壓簧桿(310)、彈簧底板(311)、電機板(312)、旋轉電機(313)、凸輪桿(314)和橢圓輪(315),底座(1)上端面中部前后對稱設置有安裝塊(31),安裝塊(31)之間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雙螺紋絲杠(32),雙螺紋絲杠(32)前后兩側的螺紋方向為相反設置,且雙螺紋絲杠(32)前端穿過安裝塊(31)設置有轉動電機(33),轉動電機(33)通過電機座安裝在底座(1)上端面上,雙螺紋絲杠(32)外側通過螺紋配合前后對稱設置有限位板(34),限位板(34)外側面上從上往下依次交錯設置有滑動斜槽組和矩形滑槽,且滑動斜槽組為兩個滑動斜槽,滑槽斜槽內通過左右滑動配合均設置有打磨斜板(35),位于滑動斜槽組上側的滑動斜槽內的打磨斜板(35)之間均設置有打磨支鏈(36),位于底座(1)前后兩側的矩形滑槽之間通過左右滑動配合設置有打磨直板(37),打磨直板(37)上端面上均通過可拆卸的方式設置有打磨砂紙,且打磨直板(37)之間通過前后對稱設置的連接板(38)相連接,打磨斜板(35)左側之間均通過聯動板(39)相連接,且聯動板(39)右側均通過前后滑動配合與打磨直板(37)左側面相連接,連接板(38)左側面上均勻設置有復位壓簧桿(310),復位壓簧桿(310)左側通過彈簧底板(311)相連接,彈簧底板(311)下端安裝在底座(1)上端面上,底座(1)上端前側的轉動電機(33)右側設置有電機板(312),電機板(312)前端通過電機座安裝有旋轉電機(313),電機板(312)后側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凸輪桿(314),且凸輪桿(314)前側穿過電機板(312)與旋轉電機(313)輸出軸相連接,凸輪桿(314)后側安裝有橢圓形結構的橢圓輪(315),且橢圓輪(315)的外側面與連接板(38)的右側面相貼合;
所述的打磨支鏈(36)包括打磨側板(361)、打磨連板(362)和打磨板(363),位于滑動斜槽組上側的滑動斜槽內的打磨斜板(35)內側均設置有打磨側板(361),且位于同一滑動斜槽組內的打磨側板(361)之間均設置有打磨連板(362),且打磨連板(362)與打磨側板(361)之間為前后滑動配合,打磨連板(362)與打磨側板(361)下端均通過可拆卸的方式設置有打磨板(363);
所述的傳輸機構(4)包括安裝側板(41)、第一傳動輥(42)、第二傳動輥(43)、第三傳動輥(44)和傳動輪(45),底座(1)上端面左右兩側均前后對稱設置有安裝側板(41),且安裝側板(41)均位于承托架(2)之間,位于底座(1)前后兩側的安裝側板(41)之間均通過轉動配合上下對稱設置第一傳動輥(42),且安裝側板(41)之間位于第一傳動輥(42)內側均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第二傳動輥(43),安裝側板(41)之間位于第一傳動輥(42)以及第二傳動輥(43)下側均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第三傳動輥(44),且第一傳動輥(42)、第二傳動輥(43)和第三傳動輥(44)中部均設置有傳動輪(45),傳動輪(45)外側面上均通過可拆卸的方式設置與摩擦帶,第一傳動輥(42)、第二傳動輥(43)和第三傳動輥(44)前側均與驅動機構(5)相連接;
所述的驅動機構(5)包括第一帶輪(51)、第二帶輪(52)、第三帶輪(53)、第一傳動帶(54)、第二傳動帶(55)、第三傳動帶(56)、第四傳動帶(57)、第五傳動帶(58)、從動齒輪(59)和驅動電機(510),位于安裝側板(41)上側的第一傳動輥(42)和第三傳動輥(44)前側均設置有第一帶輪(51),安裝側板(41)下側的第一傳動輥(42)和第三傳動輥(44)前側設置有第二帶輪(52),第二傳動輥(43)及其下方的第三傳動輥(44)前側設置有第三帶輪(53),第一傳動輥(42)前側的第一帶輪(51)通過第一傳動帶(54)與第二傳動輥(43)前側的第三帶輪(53)后側相連接,與第三傳動輥(44)相連接的第一帶輪(51)通過第二傳動帶(55)與第二傳動輥(43)下側的第三帶輪(53)后側相連接,安裝側板(41)下側的第一傳動輥(42)前側的第二帶輪(52)通過第三傳動帶(56)與第二傳動輥(43)前側的第三帶輪(53)中部相連接,安裝側板(41)下側的第三傳動輥(44)前側的第二帶輪(52)通過第四傳動帶(57)與第二傳動輥(43)下側的第三帶輪(53)中部相連接,且位于底座(1)左右兩側的第三帶輪(53)之間均通過第五傳動帶(58)相連接,第三帶輪(53)前側均設置有從動齒輪(59),且從動齒輪(59)之間相互嚙合,位于安裝側板(41)下側的從動齒輪(59)前側設置有驅動電機(510),驅動電機(510)通過電機座安裝在底座(1)上端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029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取含量≥98% 6-姜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采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