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01009.1 | 申請日: | 2021-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90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市凱鑫避雷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3/00 | 分類號: | H02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秦國鵬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中國(***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避雷器 安裝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避雷器安裝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架和避雷器本體,所述避雷器本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一端貫穿安裝架的絕緣架,所述安裝架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兩個的套管,兩個所述套管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絕緣架內部的拉力彈簧,所述絕緣架的頂部開設有讓位孔,所述安裝架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一端貫穿讓位孔并延伸至安裝架外部的插銷。該避雷器安裝結構,具備安裝便捷的優點,解決了在支架型安裝法過程中,一般都是利用螺栓將裝有避雷器的絕緣支架與金屬支架鎖定,從而進行安裝,但該種安裝方式,需要使用者隨身攜帶扳手等輔助工件,對于高空作業來說不夠便捷,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避雷器安裝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避雷器是用于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高瞬態過電壓危害并限制續流時間也常限制續流幅值的一種電器,避雷器分為很多種,有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線路型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無間隙線路型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全絕緣復合外套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可卸式避雷器。
傳統的避雷器一般分為支架型安裝法、電站型安裝法和線路型安裝法,而在支架型安裝法過程中,一般都是利用螺栓將裝有避雷器的絕緣支架與金屬支架鎖定,從而進行安裝,但該種安裝方式,需要使用者隨身攜帶扳手等輔助工件,對于高空作業來說不夠便捷,效率低,從而提出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來解決上述所提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避雷器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架和避雷器本體,所述避雷器本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一端貫穿安裝架的絕緣架,所述安裝架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兩個的套管,兩個所述套管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絕緣架內部的拉力彈簧,所述絕緣架的頂部開設有讓位孔,所述安裝架的頂部活動連接有一端貫穿讓位孔并延伸至安裝架外部的插銷,所述絕緣架的底部開設有數量為兩個的滑槽,所述安裝架的內腔底壁固定安裝有一端延伸至滑槽內部的滾輪機構,安裝架的內部開設有收納槽,所述插銷的前后兩側和左右兩側均開設有限位槽,四個所述限位槽的內部均活動連接有限位塊,四個所述限位塊遠離插銷的一端均與擠壓板固定連接,所述擠壓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與收納槽內腔頂壁固定安裝的推力彈簧,所述絕緣架的底部開設有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內部活動連接有一端延伸至絕緣架下方的活動塊,所述活動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左側與絕緣架接觸的抵壓塊,所述插銷的左側開設有插槽,所述抵壓塊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外側活動連接有一端延伸至抵壓塊右側的連接塊,所述連接桿的外側活動連接有一端延伸至與連接桿外側固定連接且另一端延伸至與連接塊內側壁固定連接的扭力彈簧,所述連接塊的右側固定連接有一端延伸至插槽內部的插塊。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兩個所述套管分別位于絕緣架的上下兩側,且兩個套管的相對一側均為開口設計。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輪機構包括U型塊、滾動桿和牽引輪,所述U型塊固定安裝于安裝架的內腔底壁,所述U型塊的內部滾動連接有滾動桿,所述滾動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一端延伸至滑槽內部的牽引輪。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兩個滑槽分別位于讓位孔的前后兩側,且兩個滑槽的右側均呈開口設計。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擠壓板的頂部開設有位于插銷外側的矩形孔,所述擠壓板與收納槽相適配。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力彈簧的數量為多個,且推力彈簧呈等距離分布,所述讓位孔的長度是插銷的長度兩倍。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動槽呈凸字形狀,所述活動塊的形狀與活動槽的形狀相適配。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抵壓塊的右側開設有位于連接塊外側的調節槽,且調節槽的底部呈開口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市凱鑫避雷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蕪湖市凱鑫避雷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010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