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及防舞效果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99696.8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65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樓文娟;黃賜榮;王強;王金昌;唐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G7/14 | 分類號: | H02G7/14;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吉靖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電 導線 試驗裝置 效果 檢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及防舞效果檢測系統,所述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包括導線縮尺模型、導線固定裝置、防舞阻尼器、拉力傳感器和阻尼器固定裝置。本發明在導線模型的端部安裝防舞阻尼器,通過導體銅板切割磁感線,產生阻尼力,達到對導線模型的減振作用,本發明可以快速便捷地實現改變阻尼器的阻尼系數,阻尼器安裝位置,通過張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動態應變儀和計算機得到導線模型實時張力數據;通過連接高精度工業相機的計算機即可得到位移測點處的位移變化時程,并得到導線模型的結構阻尼比,通過導線阻尼比來推斷阻尼器的減振效果及防舞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及防舞效果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輸電導線長期位于復雜的室外環境,在冬季,受氣溫、降水、風速、水滴直徑和導線結構等因素影響,輸電線路會發生凍結現象,舞動對輸電線路危害極大,容易造成混線短路、閃絡跳閘、懸垂絕緣子線夾滑移、線路金具磨損、間隔棒斷裂和引流線與跳線串分離等。而輸電線路發生舞動的直接原因是氣動阻尼比的絕對值大于結構自身阻尼比,即導線的總阻尼比小于零是舞動的必要條件。因此,提高導線結構阻尼比將很大程度上抑制覆冰導線的舞動,延長起舞時間,提高起舞風速。
傳統的失諧擺,雙擺防舞器雖然針對單導線發揮了良好的防舞效果,但對多分裂線路的舞動抑制并不理想,拉線式相地間隔棒雖然從根本上防治導線舞動,但由于間隔棒連接處應力集中等問題,容易發生金具,絕緣子串受拉損壞等問題,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使用阻尼器來抑制輸電導線的舞動是一種常見的減振手段,現有阻尼器種類繁多,以安裝在子間隔棒或相間間隔棒上為主,存在耐久性差,安裝不便,防舞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目前來看,關于輸電線路舞動的現場實測技術不成熟且阻尼器的安裝、拆卸、更換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相關防舞阻尼器的變參數研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由于輸電線路地形氣候條件的復雜性,現場實測試驗來評判防舞阻尼器的防舞動效果不現實,且比較依賴現場實時的氣候狀況,監測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動力相似原則在試驗室構建縮尺模型,將測量得到的系統阻尼比作為防舞效果的一個間接評價指標,來評價防舞阻尼器的防舞效果更加具有普適性,針對防舞阻尼器的參數化研究能更加方便快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
為此,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電導線防舞試驗裝置包括:
-導線縮尺模型,所述導線縮尺模型包括鋼絲繩、配重塊、端部連接頭、張力傳感器、中間連接頭,所述張力傳感器串聯在鋼絲繩上,所述配重塊固定至鋼絲繩上,所述鋼絲繩的兩端經端部連接頭固定至導線固定裝置上,所述中間連接頭用于串聯張力傳感器和鋼絲繩;
-導線固定裝置,所述導線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柱和焊接在固定柱上的端板,所述端板上分別設有螺栓孔,通過預緊螺栓來調節導線縮尺模型的張力;
-防舞阻尼器,所述防舞阻尼器包括左右支撐板、磁體、銅板和連接棒,所述磁體相對地布置在左右支撐板上,所述銅板布置在磁體所形成的磁場內,所述銅板連接至連接棒上,所述連接棒的頂部與拉力傳感器的下端相連接;
-拉力傳感器,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下端與連接棒的頂部相連接,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上端掛在導線縮尺模型的鋼絲繩上;
-阻尼器支撐裝置,所述阻尼器支撐裝置用于向上固定并支撐防舞阻尼器;
所述防舞阻尼器布置在鋼絲繩靠近導線固定裝置的位置處。
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同時,本發明還可以采用或者組合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96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