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8905.7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7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進虎;王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進虎;王凱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思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高鎮 |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晉城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井 水井 處理 工藝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工藝,涉及采礦領域。在各盤區水倉的水轉運至中央水倉之前包括如下步驟:粗篩分步驟,對每一盤區水倉收集的煤泥水進行預先脫泥;濃縮分級步驟,對脫泥后的煤泥水進行沉淀;固液分離步驟,對濃縮分級后的底層的濃縮煤泥水進行固液分離,將分離出的濾液排入中央水倉,將分離出的干煤泥進行回收;過濾凈化步驟,對濃縮分級后的煤泥水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過濾水排入中央水倉。本申請通過上述步驟,能夠實現井下局部區域的生產用水循環利用,大大減少煤泥入倉。故可以提高排水設備的效率,減少水泵磨損,節約能耗,極大節約礦井生產用水成本。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礦井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礦井水處理的主流技術以地面集中處理為主。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礦井水處理工藝的流程圖,井下生產用水經零星排水點收集以后,排至各盤區水倉,再轉運到各中央水倉,煤泥水利用主排水泵輸送到地面工業水廠處理,經過凈化和軟化處理以后再利用,各水倉的煤泥則利用清倉機或者人工清理,定期清理煤泥。
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如下:
由于井下生產用水中含有大量的煤泥,這些煤泥被水帶入水倉,造成整個流程水倉頻繁清倉,清倉成本很高。煤泥隨水逐級轉運造成水倉有效容積降低,水泵磨損增加,抽水電耗增加,水泵的效率降低,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水倉很難清理,主水倉每年至少清倉3-4次,臨時排水點每年至少清倉15次以上,零星水窩更是每2-3天清理一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清理出的煤泥無法處理,煤泥轉運、存放、晾干難度很大。部分礦井成立了專業的水倉清理隊,專職負責礦井水倉煤泥清理,但是都沒有根本上解決煤泥入倉的難題。水倉很難清理,職工苦不堪言。
不包含水處理環節的電費和人工成本,工業用水處理成本價大約3.8元/立方米,每臺鉆機所產生的水處理成本大約50萬元/年。
可見,現有技術的處理工藝存在成本很高、環節多、造成能源浪費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或緩減解決上述問題。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礦井水井下處理工藝,在各盤區水倉的水轉運至中央水倉之前包括如下步驟:
粗篩分步驟,對每一盤區水倉收集的煤泥水進行預先脫泥;
濃縮分級步驟,對脫泥后的煤泥水進行沉淀;
固液分離步驟,對濃縮分級后的底層的濃縮煤泥水進行固液分離,將分離出的濾液排入中央水倉,將分離出的干煤泥進行回收;
過濾凈化步驟,對濃縮分級后的煤泥水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過濾水排入中央水倉。
可選地,所述粗篩分步驟是將每一盤區水倉收集的煤泥水通過高頻振動篩進行篩分,脫出的干煤泥進行回收處理,高頻振動篩下的煤泥水為脫泥后的煤泥水。
可選地,所述濃縮分級步驟是通過沉淀池對脫泥后的煤泥水進行沉淀,沉淀池的溢流水為煤泥水,沉淀池底流的煤泥水為底層的濃縮煤泥水。
可選地,所述固液分離步驟是通過脫水設備對濃縮分級后的底層的濃縮煤泥水進行脫水。
可選地,所述過濾凈化步驟是通過過濾器進行過濾。
可選地,所述過濾凈化步驟還包括反沖洗步驟,將反沖洗水收集回到所述濃縮分級步驟進行分級處理。
可選地,所述的礦井水井下處理工藝,還包括水處理步驟:經中央水倉后收集的水,排入地面工業水廠,經地面工業水廠軟化處理后,存入靜壓水池,供各用水點用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進虎;王凱,未經李進虎;王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89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