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8303.1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國;謝韋韋;湯嘯天;魏洋;錢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現代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 地址: | 210002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橋頭 脫空 鉆孔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決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壓漿孔布置、鉆孔、孔腔清理、外圍封閉與漿液拌制、帷幕壓漿、壓漿與封孔、循環壓漿及封孔、多次循環壓漿和封孔與清理,該施工方法能夠實現對搭板的脫空區域進行注漿加固。本發明在不改變既有結構狀態的前提下加固搭板基礎,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對交通影響小等特點,本發明利用壓漿設備持續一定壓力值將發泡水泥壓入搭板下方的脫空區域,實現對搭板的脫空區域的良好填充,較傳統方法避免了邊坡等漏漿損耗,保障了壓漿效果,本發明還通過改善水泥漿液,降低材料密度,保證強度的同時減輕材料重量,減少后期沉降。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解決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橋頭搭板是為了防止施工后橋頭發生不均勻沉降出現錯臺現象,該現象容易引起橋頭跳車,在軟土地區作用尤其明顯。臺后路堤土在荷載作用下除了彈性變形外,還伴有殘留壓縮變形,尤其在季節性水位變化及多雨季節地表水滲入,直接導致錐坡或背墻后土的強度軟化,臺后填料也會在自重和車輪荷載的作用下產生壓縮沉降,出現局部弱支撐、裂縫,致使搭板支撐面下形成局部脫空,重車通過時由均勻支撐變為不均勻支撐,并在脫空區域最大沉降處的板下位置產生集中應力,逐漸產生的裂縫進一步使后部應力增大,當應力超過允許彎拉應力,脫空的搭板就開始斷裂。
針對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施工方法,現有的傳統技術有將水泥粉煤灰混合材料、低聚合物材料、高聚物類材料等直接進行壓漿,這些材料結合傳統的施工工藝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通過壓力注入到搭板下方的脫空部位,并且具有足夠的強度能夠防止搭板的斷裂,但是材料成本高、比重大,且容易漏漿,填充效果差。
綜上所述,傳統的壓力注漿方法雖然一定程度上防止搭板斷裂,但在工藝方面,缺乏創新,壓漿時,材料極易四周外溢,不能較好的將漿液填充到相應部位,造成材料浪費;在材料方面,施工作業完成后,由于材料自重大會造成進一步荷載增加,更易引起進一步的類似病害,且材料價格高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解決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的施工方法,該方法通過壓漿孔布置、鉆孔、孔腔清理、外圍封閉與漿液拌制、帷幕壓漿、壓漿與封孔、循環壓漿及封孔、多次壓漿、清理與養護實現對搭板的脫空區域進行注漿加固。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解決橋頭搭板脫空的鉆孔壓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壓漿孔布置:在搭板的范圍內布置壓漿孔的位置,標記位置;
S2、鉆孔:根據壓漿設備確定與之相匹配的直徑進行鉆孔形成壓漿孔,壓漿孔的深度應達到路床的頂部;
S3、孔腔清理:通過抽水設備將壓漿孔中的積水吸出,并利用空壓機吹氣排除搭板下的雜質污物形成空腔;
S4、外圍封閉與漿液拌制:用填充物封堵橋臺錐坡的空洞、裂縫及孔洞,形成外圍封閉的壓漿空間,稱取各種組成材料,倒入攪拌機并均勻攪拌形成發泡水泥;
S5、帷幕壓漿:對搭板的四周區域的帷幕區的壓漿孔進行壓漿,壓入發泡水泥,形成壓漿區域四周的帷幕;
S6、壓漿與封孔:采用由低到高的順序注入發泡水泥,由搭板兩側的路肩行車道向中分帶的順序進行,在對第一個壓漿孔進行壓力注漿時,若相鄰壓漿孔發生溢漿,應立即封堵溢出發泡水泥的孔洞,同時封堵第一個壓漿孔,拆除第一個溢漿的相鄰孔的封堵,對其復壓,直至出現下一個溢漿孔;
S7、循環壓漿及封孔:循環上述S6步驟,直至完成搭板的所有壓漿孔的壓力注漿施工,發泡水泥充滿路床內的脫空區域;
S8、多次循環壓漿:若脫空嚴重或有嚴重漏漿情況發生,應分多次循環壓漿,后一次應對前一次壓漿施工部位補充壓入發泡水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現代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林業大學,未經江蘇現代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83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