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8183.5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明;睢喜偉;張坤良;張東風;候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天潤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13/16 | 分類號: | 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屋面 預留 錨筋處防 滲漏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通過第二層防水卷材遮蓋第一層防水卷材上的第一開口,并通過熱熔處理使第二層防水卷材設置有第二開口的部分與第一層防水卷材粘結密封,即使第二開口開裂,雨水既無法直接到達第一開口,也無法通過第二層防水卷材和第一層防水卷材之間的縫隙到達第一開口,從而避免滲漏。通過在預留錨筋外露于找平層的部分上以及預留錨筋周圍的找平層上表面噴刷防水涂膜,并通過熱熔處理使第一層防水卷材設置有第一開口的部分與防水涂膜粘結密封,即使雨水到達防水涂膜,在防水涂膜以及第一層防水卷材與防水涂膜粘結部分的阻擋下,雨水無法滲入找平層,從而避免坡屋面預留錨筋處滲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坡屋面施工中,通常在找平層和保護層之間鋪設防水卷材對坡屋面進行防水處理。為了固定保護層內的鋼筋網片,屋頂預留鋼筋需從找平層穿過防水卷材伸入保護層,因此需要對預留錨筋與防水卷材的接觸處進行防滲漏處理。現行的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是在防水卷材上開設與預留錨筋相對應的開口,將開口處穿過預留錨筋,從而將防水卷材鋪設在找平層上,再對防水卷材的開口處以及防水卷材與預留錨筋的接觸處進行熱熔密封。但是,在屋頂熱脹冷縮作用下,防水卷材開口處的熱熔密封易出現開裂,導致防水卷材開口處出現滲漏;并且由于防水卷材和鋪設在防水卷材上的保護層在重力作用下有沿坡屋面向下滑落的趨勢,在長期向下趨勢作用下,防水卷材會沿坡屋面向下產生微小位移,導致防水卷材與預留錨筋之間的熱熔密封處開裂,進而使預留錨筋處出現滲漏。
因此,亟需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避免防水卷材和預留錨筋的接觸處以及防水卷材開口處出現滲漏。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坡屋面預留錨筋處防滲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預留錨筋外露于找平層的部分上以及所述預留錨筋周圍的所述找平層的表面噴刷防水涂膜;
S2、在所述找平層上鋪設第一層防水卷材,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上開設有與所述預留錨筋相對應的第一開口,所述預留錨筋穿過所述第一開口;
S3、對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設置有所述第一開口的部分進行熱熔處理,以使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與所述預留錨筋的接觸處以及所述第一開口密封,并使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設置有所述第一開口的部分與所述防水涂膜粘結密封;
S4、在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上鋪設第二層防水卷材,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上開設有與所述預留錨筋相對應的第二開口,所述預留錨筋穿過所述第二開口,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能夠遮蓋所述第一開口;
S5、對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設置有所述第二開口的部分進行熱熔處理,以使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與所述預留錨筋的接觸處以及所述第二開口密封,并使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設置有所述第二開口的部分與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粘結密封。
作為優選,在步驟S1前還包括步驟S0:在所述找平層鋪設完成后,對所述預留錨筋周圍的所述找平層上表面進行抹平壓光處理。
作為優選,在步驟S5之后還包括步驟S6:在所述預留錨筋處進行淋水試驗。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層防水卷材與所述預留錨筋的接觸處以及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與所述預留錨筋的接觸處經熱熔處理后,形成環繞所述預留錨筋的密封環。
作為優選,步驟S6后還包括步驟S7:進行保護層施工,將鋼筋網片固定在所述預留錨筋上;
澆筑混凝土,在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上澆筑所述混凝土,以使所述混凝土能夠覆蓋所述鋼筋網片以及所述第二層防水卷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天潤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天潤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81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