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7981.6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7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小飛 |
| 主分類號: | B29C64/20 | 分類號: | B29C64/20;B29C64/30;B33Y30/00;B33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智能 制造 打印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技術領域,在設備承載底座的頂端固定安裝有水平第一極軸驅動單元,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間且位于橫向梁柱的下方共同固定安裝有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在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前側的驅動端上固定安裝有打印頭轉換單元,在打印頭轉換單元的前側端面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構造不同的3D打印機頭,該3D打印系統避免了因現有技術中用于3D打印的材料種類繁多,每一種打印材料均需要借助對應構造的3D打印機頭才可以進行使用,而現有的3D打印機通常指配套有一個3D打印機頭,這就使得現有的3D打印機只能依靠一種打印材料來完成實物的成型,造成現有3D打印機在使用時的局限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將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應當包含智能制造技術和智能制造系統,智能制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而且還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3D打印技術逐漸成熟化,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目前,在3D打印技術中所使用的3D打印機,在實際使用時,存在如下缺陷:
用于3D打印的材料種類繁多,每一種打印材料均需要借助對應構造的3D打印機頭才可以進行使用,而現有的3D打印機通常指配套有一個3D打印機頭,這就使得現有的3D打印機只能依靠一種打印材料來完成實物的成型,造成現有3D打印機在使用時的局限性,為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提出了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解決了用于3D打印的材料種類繁多,每一種打印材料均需要借助對應構造的3D打印機頭才可以進行使用,而現有的3D打印機通常指配套有一個3D打印機頭,這就使得現有的3D打印機只能依靠一種打印材料來完成實物的成型,造成現有3D打印機在使用時的局限性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用于智能制造的3D打印系統,包括整體為矩形框架結構的設備承載底座,在所述設備承載底座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頂端共同固定連接有一根橫向梁柱,在所述設備承載底座的頂端固定安裝有水平第一極軸驅動單元,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間且位于橫向梁柱的下方共同固定安裝有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在所述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前側的驅動端上固定安裝有打印頭轉換單元,在所述打印頭轉換單元的前側端面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構造不同的3D打印機頭,在所述橫向梁柱的前側端面固定安裝有一組3D打印線材過渡單元,且在所述橫向梁柱的頂端固定安裝有若干個等距離分布的3D打印線材釋放單元,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頂部的外側端面均固定安裝有一個縱向驅動伺服電機,每個所述縱向驅動伺服電機的驅動端均通過聯軸器固定串接有一根螺紋桿,所述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的兩端套設在兩根螺紋桿的外部,且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的升降被兩個縱向驅動伺服電機所驅動,在所述水平第一極軸驅動單元的頂端固定安裝有3D打印成型體基板;
所述打印頭轉換單元包括均固定安裝在水平第二極軸驅動單元驅動端面上的軸承座和旋轉驅動電機,在所述軸承座的內部轉動連接有一根驅動軸桿,在所述驅動軸桿的外部分別固定套接有支撐塊和十字骨架,在所述支撐塊的外側套設有過渡盤,所述支撐塊、過渡盤以及十字骨架三者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子啊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在所述過渡盤的內部開設有“十”字形結構的撥動導槽,在所述驅動軸桿背離軸承座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打印頭安裝盤;
所述旋轉驅動電機的驅動端固定安裝有轉盤,在所述轉盤背離旋轉驅動電機一側端面的邊緣處固定安裝有撥動導柱,所述撥動導柱位于撥動導槽的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小飛,未經吳小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79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