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7951.5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4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倩;張國焰;龍建文;董曉斌;黃竹純;戴淑丹;黃柯柯;龔玲;劉馨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建筑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建筑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22 | 分類號: | E02D5/22;E02D5/66;E02D5/6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吳澤燊;盧頌昇 |
| 地址: | 510663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漿 護壁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護筒埋設:先對所施工旋挖樁的樁位進行測量放線,再在測量放線得出的樁位上埋設護筒;
步驟2、鉆機就位:將鉆機的鉆頭放置在所述護筒內,使所述鉆頭與樁位中心點相互對應;
步驟3、初始造漿:根據預先計算得出的化學泥漿粉的初始用量,往所述護筒內注入溶液和加入初始用量的化學泥漿粉,并通過所述鉆頭旋轉攪拌后形成護壁泥漿,所述溶液至少包括清水;
步驟4、鉆孔施工及動態補漿:采用所述鉆頭向下鉆進至設計孔深后獲得鉆孔,其中,在所述鉆頭向下鉆進并到達預設設計深度的過程中,所述鉆頭每下降1米,根據預先計算得出的化學泥漿粉的平均用量,往所述護壁泥漿內加入平均用量的化學泥漿粉,所述預設設計深度小于設計孔深;
步驟5、清渣:在預設靜置時間后,采用所述鉆頭打撈孔底沉渣,清渣完成后靜置所述鉆孔內的護壁泥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中,還包括:
回漿池設置:在所施工旋挖樁的樁位的頂端周側開挖基坑槽,對所述護筒進行埋設時,所述護筒的泥漿溢出口對準基坑槽;
在步驟3中往所述護筒內注入溶液時,所述溶液還包括上一根所施工旋挖樁的樁位頂端的基坑槽內的泥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先計算得出的化學泥漿粉的初始用量的步驟包括:
根據第一公式m0=η0πD2m0l0計算得出化學泥漿粉的初始用量,其中m0為化學泥漿粉的初始用量,單位Kg,η0為經驗放大系數,取1.5~2,D為旋挖樁外徑尺寸,單位m,m0為初始造漿段對應土層的單位體積泥漿中需采用化學泥漿粉的用量,單位Kg/m3,l0為初始造漿段對應土層厚度,單位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先計算得出的化學泥漿粉的平均用量的步驟包括:
根據第一公式計算得出化學泥漿粉的初始用量,其中m為化學泥漿粉的平均用量,單位Kg/m,mi為第i層土層的單位體積泥漿中需采用化學泥漿粉的用量,單位Kg/m3,li為第i層土層厚度,單位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施工準備:根據第三公式M=nηπD2∑mili計算得到施工需要用到的化學泥漿粉的總用量,在施工現場堆存總用量的化學泥漿粉,其中,M為化學泥漿粉的總用量,單位Kg,n為待施工的旋挖樁的數量,η為化學泥漿粉儲備量經驗放大系數,取1.1~1.5,D為旋挖樁外徑尺寸,單位m,mi為第i層土層的單位體積泥漿中需要采用化學泥漿粉的用量,單位Kg/m3,li為第i層土層厚度,單位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漿護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對所述護筒進行埋設的過程包括:
先在測量放線得出的樁位上開挖一個直徑比所述護筒的外徑大50cm~80cm且深度大于護筒高度的圓坑,并在所述圓坑底部平鋪一層粘土且夯實后,將所述護筒下放至圓坑內,待所述護筒下方到位后,再采用在所述護筒與圓坑的坑壁之間灌注混凝土或回填土并分成夯實的方式對護筒進行固定,埋設完成的所述護筒底部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不少于3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建筑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建筑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建筑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廣州建筑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795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