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97372.0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21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田悅聲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丘市冰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9/08 | 分類號: | B21D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吳金水 |
| 地址: | 06255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彎管 加工 方法 | ||
1.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1)、彎管裝置(2)、芯軸機構(3),所述直管(1)放置在所述彎管裝置(2)上,所述芯軸機構(3)的一端設有滾動芯球(31),所述滾動芯球(31)從所述直管(1)的前端插入,所述芯軸機構(3)的另一端與抽芯機構(4)連接;所述彎管裝置(2)包括依次設置的推動機構(5)、導向機構(6)、折彎機構(7),所述推動機構(5)夾緊所述直管(1)的后端,所述直管(1)的前端穿過所述導向機構(6),進入所述折彎機構(7)進行彎管制作;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
S1、所述推動機構(5)將所述直管(1)的后端夾緊,并將所述芯軸機構(3)安裝在所述抽芯機構(4)上;
S2、所述推動機構(5)向所述折彎機構(7)方向推動所述直管(1),使所述直管(1)的待折彎段進入所述折彎機構(7)中,將所述芯軸機構(3)從所述直管(1)的前端插入并夾緊所述直管(1)的待折彎段進行折彎,制作彎管;
所述芯軸機構(3)包括芯軸本體(32)、擺動塊(33),所述擺動塊(33)的一端通過銷軸(34)與所述芯軸本體(32)轉動連接,所述滾動芯球(31)包括兩個半球體(311),兩個所述半球體(311)通過轉動連接件(35)可轉動的連接在所述擺動塊(33)的另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軸本體(32)靠近所述滾動芯球(31)的一端直徑等于所述滾動芯球(31)的直徑,且小于所述芯軸本體(32)另一端的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芯軸機構(3)從所述直管(1)的前端插入之前,先對所述直管(1)的待折彎段進行標記,將所述芯軸機構(3)的滾動芯球(31)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待折彎段的初始端,所述芯軸本體(32)未進入所述待折彎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熱筒,所述加熱筒設置在所述導向機構(6)與所述折彎機構(7)之間,所述加熱筒采用中頻感應加熱圈;所述推動機構(5)向所述折彎機構(7)方向推動所述直管(1),使所述直管(1)的待折彎段先進入加熱筒內進行加熱,然后再推動所述待折彎段進入所述折彎機構(7)中,并夾緊所述直管(1)的前端進行折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機構(6)包括:多個對稱設置的導向輪、多個第一驅動裝置,多個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分別控制多個所述導向輪,在所述推動機構(5)推動所述直管(1)時,所述導向機構(6)與所述直管(1)緊密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機構(7)包括內彎模(71)、外壓模(72),所述內彎模(71)為圓盤形,且所述內彎模(71)的圓周側面設有與所述直管(1)外徑相對應的弧形凹槽,所述外壓模(72)與所述直管(1)接觸的一側設有所述弧形凹槽;所述直管(1)的前端由所述內彎模(71)和所述外壓模(72)之間進入折彎機構(7)內,再將所述芯軸機構(3)從所述直管(1)的前端插入,調整所述外壓模(72)和所述內彎模(71)夾緊所述直管(1)的壓力,進行折彎。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壓模(72)包括:壓模塊(721)、壓力調節裝置,所述壓模塊(721)與所述直管(1)接觸的一側設有所述弧形凹槽,另一側與所述壓力調節裝置連接,所述壓力調節裝置以所述內彎模(71)的圓心為旋轉中心,且與所述彎管裝置(2)的底板(21)滑動連接;在進行折彎時,所述抽芯機構(4)與所述外壓模(72)均以所述內彎模(71)的圓心為旋轉中心同步運動,所述抽芯機構(4)在折彎過程中進行伸縮,以調整所述芯軸機構(3)的滾動芯球(31)的位置,直至折彎完成,所述抽芯機構(4)收縮將所述芯軸機構(3)從所述直管(1)中抽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無油彎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調節裝置包括:固定架(722)、第一齒輪(723)、第二齒輪(724)、第三齒輪(725)、第一錐齒輪(726)、第二錐齒輪(727)、第一外殼(728)、第二外殼(729)、第一螺桿(7210)、第二螺桿(7211)、第一圓筒(7212)、第二圓筒(7213)、連接板(7214)和第二驅動裝置(7215),所述第一齒輪(723)通過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22)上的第一圓孔(7216)與所述固定架(722)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723)與所述第二齒輪(724)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齒輪(723)與所述第一錐齒輪(726)嚙合連接,所述第二齒輪(724)通過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22)上的第二圓孔(7217)與所述固定架(722)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7215)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二齒輪(724)連接,所述第二齒輪(724)與所述第三齒輪(725)嚙合連接,所述第三齒輪(725)通過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22)上的第三圓孔(7218)與所述固定架(722)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齒輪(725)與所述第二錐齒輪(727)嚙合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726)通過第一轉動件(7223)與所述第一外殼(728)連接,所述第一錐齒輪(726)與所述第一螺桿(7210)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727)通過第二轉動件(7224)與所述第二外殼(729)連接,所述第二錐齒輪(727)與所述第二螺桿(72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外殼(728)通過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22)上的第四圓孔(7219)與所述固定架(722)連接,所述第二外殼(729)通過設置在所述固定架(722)上的第五圓孔(7220)與所述固定架(722)連接,所述第一圓筒(7212)套設在所述第一螺桿(7210)外側,所述第一螺桿(7210)與固定在所述第一圓筒(7212)內的第一螺紋部(7221)連接,所述第二圓筒(7213)套設在所述第二螺桿(7211)外側,所述第二螺桿(7211)與固定在所述第二圓筒(7213)內的第二螺紋部(7222)連接,所述第一外殼(728)套設在所述第一圓筒(7212)外側,所述第一圓筒(7212)的外壁與所述第一外殼(728)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圓筒(7212)遠離所述固定架(722)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板(721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外殼(729)套設在所述第二圓筒(7213)外側,所述第二圓筒(7213)的外壁與所述第一外殼(728)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圓筒(7213)遠離所述固定架(722)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板(7214)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7214)與所述壓模塊(721)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丘市冰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任丘市冰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737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