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彈簧抱挎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97258.8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89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甘樹德;欒博語;鄧永強;周濤;王鴻;甘琳巧;羅鑒益;黃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28/34 | 分類號: | B21D28/34;B21D7/06;B21D28/16;B21D43/04;B21D4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曉兵;李玉盛 |
| 地址: | 40005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彈簧抱挎的加工方法,對彈簧抱挎加工時,帶料經送料機送入后置于卸料板與下模板之間,依次經第一沖孔工位、第二沖孔工位、第三中部余料沖裁工位、第四側邊余料沖裁工位、第五工件端部壓彎工位、第六工件初步預彎工位、第七工件二次預彎工位、第八工件初步彎圓工位、第九工件整圓工位以及第十工件連接余料切斷工位將帶料中兩工件的中部連接余料和兩側連接余料剪切后,使兩工件通過落料孔漏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圓形零件加工領域,具體涉及彈簧抱挎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申請人設計了一種彈簧抱挎,所述彈簧抱挎上具有一個裝配孔和兩個減重孔,彈簧抱挎的一端穿過裝配孔后形成一個圓形抱挎。目前,針對這種圓形工件,通常是根據工件展開尺寸下料后,在對下料件進行沖孔和彎圓工序,這種加工方式成型效率低,且產生廢料多。在實際生產中,也有將材料裁切為帶狀后,通過自動送料機向級進模送料后,通過沖孔、裁邊、多次預彎后,將一芯桿通過氣缸插入預彎后的工件中空部進行整圓作業,最后再將制備完成的工件截邊后落料(如申請號為2013100324595的中國專利)。
由此可見,采用級進模對圓形工件進行加工的方式在效率上提升極大。但上述工件成型過程中,對工件整圓的芯桿需通過兩個氣缸送入,整圓方式較為復雜,且一次性只能成型一個工件,效率還有待提升。同時,在送料過程中,僅僅通過送料機來控制帶料的送進速率,而不能根據各個工序中彎曲后長度變化,模具制作上難度較大,各個彎曲工位的間距和速率難以控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節省材料,且整圓簡單,加工精度精確的彈簧抱挎的加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彈簧抱挎的加工方法,所述彈簧抱挎上具有一個裝配孔和兩個減重孔,彈簧抱挎的一端穿過裝配孔后形成一個圓形抱挎,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下料,根據所要制備彈簧抱挎的展開長度和外形用CAD繪制出彈簧抱挎加工的排版圖,然后根據繪制的排版圖的寬度對金屬板進行切割,切割后的金屬帶料呈長方形,寬度大于彈簧抱挎展開后的長度;所述排版圖中每一工位對應有兩個圓形抱挎,且每個加工工位的寬度大于兩彈簧抱挎的展開寬度;S2,將金屬帶料裝入自動送料機內,通過自動送料機將金屬帶料一端送入安裝在壓力機床上的級進模內;S3,將金屬帶料經自動送料機從級進模的一側到另一側依次經過如下工序:a,沖孔,通過壓力機帶動級進模上模上的沖孔凸模向下沖壓,與級進模下模上的凹模對應后,沖出減重孔和裝配孔;沖孔時,分兩個工位進行沖孔,兩工位上的沖孔凸模和沖孔凹模沿金屬帶料寬度方向對稱設置;b,根據彈簧抱挎的展開寬度和尺寸對沖孔后的帶料裁邊,裁邊時,先后對兩彈簧抱挎展開平面中部和外側多余廢料沖裁,形成兩個中部相連的彈簧抱挎展開平面;c,對兩彈簧抱挎平面長邊的兩端進行同時壓彎;d,分兩次分別對壓彎后的兩彈簧抱挎平面長邊的兩側進行彎弧,形成兩個相連的彈簧抱挎彎弧件;e,對兩彈簧抱挎彎弧件進行整圓,所述整圓由初步彎圓和擠壓整圓兩個工位完成,初步彎圓時,通過上模的彎曲凹模鑲塊下壓工件到下模的下模芯上,使得彈簧抱挎的一端穿過兩裝配孔后,完成初步彎圓;擠壓整圓時,通過上模上斜楔擠壓下模芯兩側的滑楔相向運動,將初步彎圓后的工件擠壓在下模芯兩側,完成整圓;f,將兩個整圓后的工件中間相連部分以及兩側與帶料相連部分同時用切斷凸模和切斷凹模配合后剪切,使兩個工件從切斷凹模的凹模排料孔落下;在切斷兩工件中部連接部分的同時,通過上模中的卸料板以及一個設置在切斷凹模中部,并與兩工件中部相連部分相對應位置的廢料頂釘將兩工件切斷的連接部板料頂出,并從切斷凹模的排料孔漏落下。這樣,先根據工件展開圖和工件外形繪制排樣圖,再通過對金屬帶料進行沖孔、裁邊、端部壓彎、兩次預彎、初步彎圓、整圓后切斷連接處后,將工件從排料孔漏落,工件成型速率快,自動化程度高。同時,排樣時,對工件分兩次沖孔,每次沖設一個工件的三個孔,這種分兩次沖孔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沖孔過程中對帶料的沖擊,減小帶料沖壓過程中的變形量,有利于保證沖孔后帶料的強度。同時,三個孔的方位完全相反,能有效保證排樣、裁邊后預料切除最少,有效減少廢料的產生,進而減小抱挎的加工成本。裁邊時,先裁切兩工件中部多余邊料,再裁切兩側的多余邊料,從而能夠分兩次裁切后形成兩個工件的展開外形,裁切效率高。工件彎圓通過初步彎圓和整圓形成,初步彎圓時,通過彎曲凹模鑲塊將預彎后的工件向下沖壓后,抱在芯模一端,并穿過裝配孔,形成不規則圓形抱挎,整圓時,通過斜楔擠壓滑楔,使兩滑楔相向擠壓不規則圓形抱挎,擠壓后與芯模端部完全貼合,形成規則的圓形抱挎,這種用凸模以及斜楔擠壓后與芯模配合的方式完成整圓過程,整圓方式簡單,且成型質量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72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