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雙通道無線電引信模擬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96656.8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6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侯盼衛(wèi);趙云飛;盧曉春;張婷婷;李艷;牛宗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12 | 分類號: | H04L27/12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聯(lián)創(chuàng)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孫笑飛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中國(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通道 無線電 引信 模擬器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通道無線電引信模擬器,包括模擬器控制模塊和射頻調制模塊,射頻調制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單刀雙擲開關、移相器、數(shù)控衰減器、延遲線和第二單刀雙擲開關,移相器通過調相的方式進行調頻;模擬器控制模塊包括電源轉換電路、單片機系統(tǒng)RS422接口、鋸齒波產生電路和數(shù)字IO輸出電路;單片機系統(tǒng)通過RS422接口連接于上位機;鋸齒波產生電路產生鋸齒波,鋸齒波進入移相器;數(shù)字IO輸出電路控制第一單刀雙擲開關、第二單刀雙擲開關和數(shù)控衰減器;本發(fā)明接口簡單,需求資源少,易于小型化系統(tǒng)集成,同時還采用移相器的方式實現(xiàn)調頻,成本低,可靠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通道無線電引信模擬器。
背景技術
無線電引信模擬器主要用于產生模擬的引信目標回波,能夠模擬目標的多普勒頻率和目標能量大小,目前主流的無線電引信模擬器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矢量合成調相法”和“上下變頻法”等兩種。無線電引信模擬器的核心就是實現(xiàn)對載波的調頻,并具備一定的載波抑制度和邊帶抑制度,模擬對目標的多普勒調制。
“矢量合成調相法”是通過兩路正交的調制信號分別對載波信號信號進行混頻,然后通過加法器合成,可實現(xiàn)對載波的調頻,即單邊帶調制,這種方式系統(tǒng)簡單,性價比高,但對載波的多普勒調制度指標較差。
“上下變頻法”是通過兩個相參并具有一定頻率差的頻綜源,先后對載波信號進行下變頻和上變頻,上變頻后的信號相比載波信號,具有一定的頻率差,可模擬多普勒信息,這種方式能夠實現(xiàn)較高多普勒調制度,但系統(tǒng)復雜,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通道無線電引信模擬器,采用移相器的方式實現(xiàn)調頻,成本低,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通道無線電引信模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擬器控制模塊和射頻調制模塊,所述射頻調制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級單刀雙擲開關、移相器、數(shù)控衰減器、延遲線和第二級單刀雙擲開關,所述第一級單刀雙擲開關和所述第二級單刀雙擲開關分別調節(jié)射頻調制模塊輸入端和輸出端的工作通道,所述移相器通過調相的方式進行調頻;
所述模擬器控制模塊包括電源轉換電路、RS422接口、單片機系統(tǒng)、鋸齒波產生電路和數(shù)字IO輸出電路;所述單片機系統(tǒng)通過所述RS422接口連接上位機;所述鋸齒波產生電路產生鋸齒波,所述鋸齒波進入所述移相器;所述數(shù)字IO輸出電路控制所述第一級單刀雙擲開關、第二級單刀雙擲開關和數(shù)控衰減器。
進一步的,移相器通過調相的方式實現(xiàn)調頻的過程為:
令Φ0為模擬移相器輸入信號的初始相位,V為移相器的控制電壓,k1為一固定系數(shù),則移相器輸出信號相位Φ與控制電壓V的關系為:
Φ=k1*V+Φ0 ①
當移相器的控制電壓信號為一周期鋸齒波,鋸齒波幅度范圍為移相器的控制電壓范圍,令一個周期內鋸齒波電壓V與時間t的關系為V=k2*t,其中k2為一固定系數(shù),則此時移相器輸出信號的相位Φ為:
Φ=k1*V+Φ0=k1*k2*t+Φ0= k*t+Φ0 ②
其中k=k1*k2;令移相器輸入信號的角速度為w1,幅度系數(shù)為A1,則移相器輸出信號A為:
A=A1*cos(w1*t+Φ) ③
將式②代入式③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未經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66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