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設備及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95485.7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1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健圍 | 申請(專利權)人: | 漳州偉伊化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2G3/36 | 分類號: | D02G3/36;D01H13/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黃旭君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覆紗 智能 制造 設備 工藝 | ||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設備,包括將紗線包覆在芯線上形成包覆紗的紗線包覆裝置;所述紗線包覆裝置包括輸送芯線的第一輸送裝置,以及將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纏繞在芯線上的紗線包覆機構;所述第一輸送裝置包括對芯線進行導向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包括第一導向部、第二導向部,和驅動第二導向部移動的第一移動驅動裝置。本發(fā)明在芯線的外圓周面包覆的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條干均勻,設備結構簡單,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減少維修,易于維護,使設備的加工穩(wěn)定。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設備及工藝。
背景技術
包覆紗又稱包纏紗,是一種新型結構的紗線,它是以長絲或短纖維為紗芯,外包另一種長絲或短纖維紗條。外包紗按照螺旋的方式對芯紗進行包覆。其特點為條干均勻、膨松豐滿、紗線光滑而毛羽少、強力高、斷頭少,因此用包覆紗制成的產品在市場上十分流行。
現(xiàn)有的包覆紗線的機械較為笨重,且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容易產生機械故障,導致影響加工效率。
鑒于此,本案發(fā)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設備,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現(xiàn)有的包覆紗線的機械較為笨重,且結構復雜,操作繁瑣,容易產生機械故障,導致影響加工效率的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工藝,通過該紗線包覆機構的第一供線裝置輸出第一紗線,第二供線裝置輸出第二紗線后,通過連接裝置帶動第一紗線拉動第二紗線包覆于芯線的外圓周面上,使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均勻整齊地纏繞于芯線的外圓周面上;本發(fā)明在芯線的外圓周面包覆的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條干均勻的同時結構簡單,易于維護,加工穩(wěn)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包覆紗的智能制造設備,包括將紗線包覆在芯線上形成包覆紗的紗線包覆裝置;所述紗線包覆裝置包括輸送芯線的第一輸送裝置,以及將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纏繞在芯線上的紗線包覆機構;所述第一輸送裝置包括對芯線進行導向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包括第一導向部、第二導向部,和驅動第二導向部移動的第一移動驅動裝置;所述紗線包覆機構包括輸出第一紗線的第一供線裝置,輸出第二紗線的第二供線裝置,以及對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進行連接的連接裝置;所述第一供線裝置包括牽引第一紗線的引線部;所述引線部包括引線針,和驅動引線針升降的第一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引線針的下部具有第一紗線穿過的針孔;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牽引第一紗線的弧形牽引部,和驅動弧形牽引部環(huán)繞第二供線裝置轉動的第一轉動驅動裝置;所述弧形牽引部一端形成牽引第一紗線的勾槽。
進一步,所述第一導向部具有芯線穿過的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導向孔的軸線和芯線的輸送方向平行設置。
進一步,所述第二導向部具有芯線穿過的第二導向孔,所述第二導向孔的軸線和第一導向孔的軸線平行設置。
進一步,所述第一輸送裝置還包括輸出芯線的輸線裝置。
進一步,所述輸線裝置包括承載芯線卷的放線部。
進一步,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使第二供線裝置懸浮的磁懸浮底座;所述第二供線裝置包括承載第二紗線卷的承載部;所述承載部懸浮于磁懸浮底座的上方,且承載部的圓心和磁懸浮底座的中心相重疊;所述弧形牽引部連接于磁懸浮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轉動驅動裝置的輸出端和磁懸浮底座的下表面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所述連接裝置還包括輔助第一紗線和第二紗線連接的輔助裝置。
進一步,所述輔助裝置包括多個輔助部;多個所述輔助部環(huán)繞承載部設置,且多個輔助部設于弧形牽引部的內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漳州偉伊化纖有限公司,未經漳州偉伊化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54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