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低壓鑄造機殼的壓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95479.1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23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旭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三越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4 | 分類號: | B22D18/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華匯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崔雅麗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低壓 鑄造 機殼 壓鑄 裝置 | ||
1.一種用于低壓鑄造機殼的壓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構(1)、下模具(2)、上模具(3)和壓鑄機構(4),所述機架機構(1)上固定安裝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位于上模具(3)的下方,所述上模具(3)固定在壓鑄機構(4)上,所述壓鑄機構(4)安裝在機架機構(1)上,所述機架機構(1)包括機箱(11)、邊架(12)、齒條(13)、背板(14)、邊角料進口(15)、內箱(16)、水箱(17)、氣囊(18)、下卡鉤(19)、上卡鉤(110)、泵體開關(111)、模具底板(112)、水冷管(113)、水箱進水口(114)、連板(115)、連軸(116)和刮板(117),機箱(11)的左右兩側外壁均固定安裝有邊架(12),右側邊架(12)上安裝有刮板(117),刮板(117)的頂面與上模具(3)的底面平齊,邊架(12)的頂部內壁設置有齒條(13),兩組邊架(12)之間安裝有背板(14),背板(14)的底部與機箱(11)的后側外壁固定連接,機箱(1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下模具(2),下模具(2)設置為一種框型構件,下模具(2)的內壁與模具底板(112)的外壁貼合,模具底板(112)的外壁固定安裝有連板(115),連板(115)的另一端與連軸(116)的底部固定連接,連軸(116)的頂部向上伸出到機箱(11)的外側與壓鑄機構(4)固定連接,模具底板(112)的內部鋪設有水冷管(113),水冷管(113)的一端伸出模具底板(112)與水箱(17)相連接,水箱(17)固定在機箱(11)的內部,機箱(11)的側壁上設置有與水箱(17)連通的水箱進水口(114),模具底板(112)的底部對稱安裝有兩組上卡鉤(110),上卡鉤(110)與下卡鉤(19)卡接,下卡鉤(19)位于泵體開關(111)的正下方,泵體開關(111)安裝在模具底板(112)的底部并通過導線與水箱(17)內部的泵體結構電性連接,下卡鉤(19)固定在氣囊(18)的頂部,氣囊(18)的底部固定在機箱(11)的底部內壁上,機箱(11)的底部內壁滑動安裝有內箱(16),內箱(16)設置為一種上開口式箱體構件,內箱(16)位于邊角料進口(15)的正下方,邊角料進口(15)為一種開設在機箱(11)頂面上的槽口結構;
所述壓鑄機構(4)包括伸縮桿(41)、電動氣缸(42)、連架板(43)、滑槽(44)、絲桿(45)、滑套(46)和模具安裝板(47),模具安裝板(47)的底面與上模具(3)固定連接,模具安裝板(47)的頂部與四個滑套(46)的底部固定連接,四個滑套(46)兩兩一組分別在兩組滑槽(44)的內部滑動,滑槽(44)開設在連架板(43)上,連架板(43)的內部安裝有兩組絲桿(45),絲桿(45)與滑套(46)套接,連架板(43)的左右兩側分別與兩組電動氣缸(42)的底部固定連接,電動氣缸(42)的兩側均設置有伸縮桿(41),伸縮桿(41)和電動氣缸(42)的頂部均固定在邊架(12)的頂部;
所述滑套(46)設置為T型套構件,滑套(46)的豎直段底部固定在模具安裝板(47)上,滑套(46)的水平段底面與連架板(43)的頂面貼合;
所述連架板(43)設置為一種空心板構件,連架板(43)的內部安裝有蝸輪(431),蝸輪(431)的一側伸出連架板(43)與齒條(13)嚙合,蝸輪(431)的另一側與蝸桿(432)嚙合,蝸桿(432)固定在絲桿(45)的兩端;
所述絲桿(45)的兩端活動套裝在桿套(433)上,桿套(433)的底部與連架板(43)的底部內壁固定連接;
所述氣囊(18)設置為一種由波紋橡膠制成的上開口式囊體構件,模具底板(112)按壓氣囊(18)使氣囊(18)壓縮后,氣囊(18)可緩慢恢復;
使用時,通過機架機構(1)實現上模具(3)、下模具(2)和壓鑄機構(4)的安裝固定,壓鑄時通過壓鑄機構(4)帶動上模具(3)下移,配合下模具(2)實現機殼的壓鑄過程,初始狀態下上模具(3)的底面與刮板(117)的頂面貼合,電動氣缸(42)帶動連架板(43)和上模具(3)同時下壓時,在齒條(13)的作用下帶動蝸輪(431)轉動,導致蝸桿(432)帶動絲桿(45)轉動,使套裝在絲桿(45)上的滑套(46)從右向左滑動,直至上模具(3)與刮板(117)完全分離,此時的齒條(13)與蝸輪(431)不再嚙合,上模具(3)位于下模具(2)的正上方,隨著電動氣缸(42)的持續下壓,上模具(3)向下壓入到下模具(2)中,當上模具(3)向下壓入到下模具(2)中后,模具底板(112)向下移動,上卡鉤(110)與下卡鉤(19)的卡接狀態解除,上卡鉤(110)向下觸壓氣囊(18)使氣囊(18)處于壓縮狀態,下卡鉤(19)觸壓泵體開關(111)使水箱(17)向水冷管(113)中供水,冷卻水流經水冷管(113)后從水冷管(113)的另一出口回流至水箱(17),形成冷卻水的循環,保證模具底板(112)處于低溫狀態,當上模具(3)與下模具(2)分離后,在氣囊(18)的回復力作用下,模具底板(112)緩慢上移,實現機殼的自動脫模,當上模具(3)回退時,在蝸輪(431)反向轉動的作用下,上模具(3)從左向右移動,通過刮板(117)對上模具(3)底面可能粘附的鑄造材料進行清理,保證上模具(3)底面的潔凈,清理后的邊角料向下掉落在內箱(16)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三越機械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三越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547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