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鋼骨混凝土墻體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4643.7 | 申請日: | 2021-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溫偉斌;孟憲冬;李赫;馮帆;黃方林;陶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5/32 | 分類號: | E04B5/32;E04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亞東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骨 混凝土 現澆板 墻體 | ||
本發明涉及鋼骨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鋼骨混凝土墻體。該現澆板其鋼骨架包括底板和多個連接部,連接部包括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角鋼和第二角鋼以及設置在第一角鋼和第二角鋼之間的垂直連接柱和傾斜連接柱,該鋼骨混凝土現澆板能夠簡化施工難度、增加混凝土與連接部的粘結力,同時提高其承載能力和抗彎性能,在同等性能的情況下,能夠節約用鋼量,降低成本。墻體包括兩個墻體模塊,每個墻體模塊均包括側板和多個連接部,相對現有技術中采用鋼筋網骨架的鋼骨混凝土墻體更有利于工廠裝配生產,節約施工時間,連接部的結構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與連接部的粘結力,對墻體的豎向承載和抗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骨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鋼骨混凝土墻體。
背景技術
鋼骨混凝土結構,通過鋼骨混凝土結合形成整體、共同受力,受力性能高于這兩種結構的疊加,應用于各種工程中,例如鋼骨混凝土現澆板、鋼骨混凝土墻體等。
現有鋼骨混凝土結構多采用施工現場綁扎鋼筋籠,并在施工現場澆注混凝土的方式制作鋼骨混凝土結構。需要在現場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綁扎鋼筋籠,而且在荷載比較大的結構中,為了增大板的抗彎性能,設計時,往往需要配備直徑較粗的鋼筋,這導致工程造價瞬間提高。
另外,還有一些鋼骨混凝土結構的連接部主要采用工字鋼、槽鋼等光面平直的鋼材,雖然相對現場綁扎鋼筋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節約一些施工時間,但還存在連接部與混凝土粘結力較弱的問題,會使其承載能力和抗剪性能下降,并且一旦出現縫隙,內部鋼結構容易出現銹蝕現象,后期導致混凝土的進一步開裂。
基于此,如何在盡量節約用鋼量、簡化施工難度的同時,提高鋼骨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和抗彎性能仍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能夠在節約用鋼量、簡化施工難度的同時提高其承載能力和抗彎性能。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鋼骨混凝土墻體,能夠在節約用鋼量、簡化施工難度的同時提高其承載能力和抗彎性能。
(二)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包括:
底板;
連接部,該連接部包括第一角鋼、第二角鋼、多個垂直連接柱和多個傾斜連接柱,第一角鋼包括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第二角鋼包括第三直板和第四直板,第一直板和第三直板平行間隔設置,第二直板和第四直板對齊間隔設置,多個垂直連接柱平行間隔的固定設置在第一角鋼和第二角鋼之間,每個垂直連接柱的一端抵在第一直板,另一端抵在第三直板,且與第二直板和第四直板固定連接,相鄰的兩個垂直連接柱之間形成一間隔部,每個間隔部內設有一傾斜連接柱,將間隔部分隔為兩個三角形或兩個梯形,第一角鋼在底板上通長設置,第一直板固定在底板,多個連接部間隔設置在底板;以及
混凝土,其中,混凝土覆蓋連接部并與底板固定。
第二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多個連接部中每兩個連接部相背緊貼設置組成連接模塊,多個連接模塊間隔設置,其中連接部的結構與第一方面中的連接部的結構相同。
在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種鋼骨混凝土現澆板的基礎上,優選地,鋼骨混凝土現澆板還包括鋼筋網,鋼筋網固定于多個連接部,且與底板平行設置;和/或
位于相鄰的兩個間隔部內的兩個傾斜連接柱呈90°設置。
優選地,第一角鋼為不等邊角鋼,且第一直板的寬度大于第二直板的寬度;和/或
底板上設有連接部的一側設有多個剪力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46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