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電手指及其激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90013.2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75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鄧杰;劉英想;張仕靜;陳維山;劉軍考;李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15/00 | 分類號: | B25J15/00;B25J11/00;B25J19/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張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電 手指 及其 激勵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電手指及其激勵方法,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壓電手指,結構包括3個指節和2個指關節,繼承了壓電機構的優點,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位移分辨率高,斷電自鎖等特點;采用多指節及關節串聯的結構形式,以周期性激勵信號激勵該壓電手指的指節及關節,利用摩擦力驅動其連續步進運動,實現空間大旋轉范圍運動輸出,在生物醫療、微納制造、機器人、航空宇航這些領域具備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壓電手指及其激勵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療、微納制造、機器人、航空宇航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對超精密指向定位機構的各項技術指標均提出了苛刻的需求,要求其具備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指向范圍大等特點。傳統電磁電機驅動的指向機構,需要使用大量傳動機構和轉動副,尺寸大且機構復雜,控制要求高,需要解決其潤滑及長壽命等難點問題,此外,還存在著易受電磁干擾影響等缺點,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上述領域的發展需求。
而壓電驅動型超精密指向定位機構具有響應快、分辨率高、斷電自鎖、無電磁干擾等優點,易于實現小型化、輕量化及高位移分辨率等特性,在生物醫療、微納制造、機器人、航空宇航這些領域具備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傳統電磁電機驅動的指向機構結構復雜、體積和重量較大,以及易受電磁干擾影響等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壓電手指及其激勵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壓電手指,所述壓點手指包括上指節1、上指關節2、中指節3、中指關節4和下指節5;所述的上指節1、中指節3和下指節5皆可實現彎曲運動輸出,其中,上指節1可實現兩正交方向彎曲運動輸出,中指節3和下指節5可實現單方向彎曲運動輸出;所述上指關節2和中指關節4可以實現旋轉運動輸出,其中,上指關節2可實現兩正交方向旋轉運動輸出,中指關節4可實現單方向旋轉運動輸出;上指節1、中指節3和下指節5通過上指關節2、和中指關節4串聯連接,整體呈指狀;上指節1用于驅動上指關節2實現兩自由度旋轉運動輸出,上指關節2的輸出端與中指節3固定連接,中指節3用于驅動中指關節4實現單方向旋轉運動輸出,中指關節4的輸出端與下指節5固定連接;所述上指節1結構包括上指節底座1-1、上指節驅動器1-2和上指節支架1-3,其中,上指節驅動器1-2用于驅動上指節1實現彎曲運動輸出,上指節支架1-3用于支撐上指關節2;所述中指節3結構包括中指節底座3-1、中指節驅動器3-2和中指節支架3-3,其中,中指節驅動器3-2用于驅動中指節3實現彎曲運動輸出,中指節支架3-3用于支撐中指關節4;所述下指節5由下指節底座5-1和下指節驅動器5-2組成,下指節底座5-1用于支撐下指節驅動器5-2,下指節驅動器5-2用于實現單自由度小角度彎曲運動輸出
進一步地:上指節驅動器1-2、中指節驅動器3-2和下指節驅動器5-2用于輸出彎曲運動,實現彎曲運動的結構為壓電結構,所述壓電結構為貼片式結構、或疊堆式結構、或壓電管。
進一步地:上指關節2和中指關節4用于輸出旋轉運動,實現旋轉運動的結構為軸承結構、齒輪結構或螺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指節1和中指節3增加預緊結構,上指節1增加上指節中支架1-4和上指節上支架1-5,通過螺紋連接,調整上指關節2的位置,實現上指節驅動器1-2與上指關節2之間的預緊力調整;中指節3增加中指節中支架3-4和中指節上支架3-5,通過螺紋連接,調整中指關節4的位置,實現中指節驅動器3-2與中指關節4之間的預緊力調整。
進一步地:所述的下指節5末端設有裝配孔,用于安裝各種末端執行器。
進一步地:利用更多指節及指關節實現更大的指向范圍,利用更少的指節及指關節在更小的體積實現特定的指向范圍。
進一步地:利用多個所述的壓電手指并聯的方法構建壓電手,用于實現復雜外形樣本的精密操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900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廢FCC催化劑綜合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道路巡檢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