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堿速凝劑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89968.6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1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閆華榮;閆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新廣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4/00 |
| 代理公司: | 南寧智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蘇惠 |
| 地址: | 5305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堿速凝劑 生產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堿速凝劑生產系統,包括攪拌罐、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粉料噴入裝置、第一儲存罐和第二儲存罐,所述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粉料噴入裝置均與攪拌罐連通,所述第一堿罐的底部設有電子秤可實時稱量物料重量,所述催化罐和第二堿罐連接在攪拌罐的頂部,所述粉料噴入裝置相對連接在攪拌罐的側壁上,該粉料噴入裝置上設有氣缸將粉末原料高壓噴入攪拌罐中,所述攪拌罐中設有攪拌槳,該攪拌槳上設有發熱棒,攪拌罐的頂部設有電機,該電機與攪拌槳連接并帶動攪拌槳轉動,所述攪拌罐通過電機泵與第一儲存罐連通。本發明的系統能夠將粉末原料和其他的液體物料進行充分混合,并且加熱溶解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種無堿速凝劑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混凝土速凝劑主要用于噴射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在隧道、涵洞、工礦建設中使用,在噴射混凝土使用時于噴嘴處加入使其快速硬化、凝固。傳統速凝劑一般具有強堿性,雖然能滿足噴射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噴射混凝土后期強度損失大、腐蝕性強,此外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特別是對地下水環境的污染,揚塵多、回彈量大,不便于噴射混凝土濕法作業等。液體無堿速凝劑相比傳統速凝劑,在應用于混凝土的過程中對人體健康無害、回彈量低、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粉塵、無污染,可大大改善施工的環境,將產品廣泛應用到噴射混凝土中,能有效解決噴射混凝土后期強度損失嚴重的缺陷的問題,為國家高速公路、鐵路項目提供安全保障,利在未來。傳統液體無堿速凝劑的生產系統極其復雜,設備包含的部件多且不能實現全程的自動一體化,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反應不完全的問題,所以需要尋找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堿速凝劑生產系統,該系統能夠將粉末原料和其他的液體物料進行充分混合,并且加熱溶解使原料充分反應,加快反應速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堿速凝劑生產系統,包括攪拌罐、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粉料噴入裝置、第一儲存罐和第二儲存罐,所述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粉料噴入裝置均與攪拌罐連通,所述第一堿罐的底部設有電子秤可實時稱量物料重量,所述催化罐和第二堿罐連接在攪拌罐的頂部,所述粉料噴入裝置相對連接在攪拌罐的側壁上,該粉料噴入裝置上設有氣缸將粉末原料高壓噴入攪拌罐中,所述攪拌罐中設有攪拌槳,該攪拌槳上設有發熱棒,攪拌罐的頂部設有電機,該電機與攪拌槳連接并帶動攪拌槳轉動,所述攪拌罐通過電機泵與第一儲存罐連通,所述第一儲存罐通過乳化泵和第二儲存罐連通,其中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第一儲存罐和第二儲存罐的外側壁上均設有振動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堿罐、催化罐、第二堿罐、第一儲存罐和第二儲存罐的底部設有吸液盤,該吸液盤包括多個吸液口和吸液口底部的匯液盤,所述吸液口呈漏斗形向下,所有吸液口中流下的液體均匯集在匯液盤中被抽吸出去。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儲存罐中的吸液口的底部設有單向閥,當電機泵或乳化泵抽吸時單向閥打開使液體通過。
進一步地,所述粉料噴入裝置還包括粉末噴出裝置、粉末輸送泵,所述粉末輸送泵與攪拌罐體連通并設有閥門,所述粉末噴出裝置與粉末輸送泵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粉末噴出裝置包括電動推桿、出料口、殼體和所述氣缸,所述殼體的中部設置隔板將殼體內部分隔成上腔體和下腔體兩部分,其中下腔體中有活塞推桿和活塞形成氣缸,且下腔體的上部設有粉末出口,所述上腔體的中部被分隔有隔離區,所述電動推桿固定在活塞推桿的頂部并位于隔離區內,上腔體中隔離區之外形成裝粉末原料的空間,且所述隔板上設有由上向下開的單向閥,所述粉末出口上設有由內向外開的單向閥。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罐的底部依次連接有閥門、三通,其中三通連通豎直向下的排液閥和電機泵。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軸、攪拌框和攪拌桿,所述攪拌軸與攪拌罐的頂部電機連接,所述攪拌框固定在攪拌軸上并以攪拌軸為對稱軸,所述攪拌桿呈一定角度固定在攪拌框和攪拌軸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新廣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新廣建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99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