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真空止回閥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89279.5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32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曾志軍;王文明;武澤法;楊德新;蓋樂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真空泵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5/06 | 分類號: | F16K15/06;F16K1/46;F16K1/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真空 止回閥 | ||
本發明提供了新型真空止回閥,涉及止回閥技術領域。包括轉動件,與后述閥座可分離式連接、閥座;及閥板,位于該轉動件和閥座之間并用于密封后述閥座開口。本發明實現了對止回閥的改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止回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新型真空止回閥。
背景技術
介紹
H71W對夾止回閥對于小口徑真空系統尚可使用,但對于大口徑真空系統使用時,由于閥板較重且靠彈簧支持,消耗大量真空壓力,造成真空泵壓力不足,若剪短彈簧后工作時會使閥板與閥體碰撞,出現噪音等情況,且較大閥板真空泵停機后真空系統壓力提不動閥板質量,使真空倒流,止回閥沒起到任何作用。
浮球式止回閥造型尺寸較大,占空間較多,且材質不容易保證,開啟或關閉真空系統時浮球碰撞聲音較大,使用壽命低,
鑒于此,本申請發明人發明了新型真空止回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新型真空止回閥,旨在改善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包括轉動件,與后述閥座可分離式連接、閥座;及閥板,位于該轉動件和閥座之間并用于密封后述閥座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件底部固定安裝螺栓,所述閥座設置與該螺栓相配合的連接件。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件呈環狀且底緣設置若干凸棱,該凸棱與閥座上部設置的棱槽配合,轉動該轉動件可以將該凸棱與棱槽錯開。
進一步的,所述閥板底部與閥座接觸部位設有緩沖件。
進一步的,所述閥板密封面設有密封件。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件、閥座和閥板形狀均為圓環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保留了對夾止回閥的結構緊湊等優點,且閥板與閥體有一定量的間距,保證橫切面面積等于或大于入口口徑面積,避免因面積變小造成的吸入氣體流速過快,消耗壓力提高;
(2)閥板底部與閥座接觸部位有O型密封圈,閥板回落時起到緩沖作用,且不會出現噪音;
(3)閥板密封面采用軟密封,可采用O型圈或密封墊,接觸面較小,閥門工作時密封可靠;
(4)閥板背面有較大的凹槽,減輕重量的同時也能使閥板工作時有較大的面積接觸反流氣體,是閥板迅速回彈;
(5)拆卸維修方便,由閥體閥座兩大部分組成,連接口采用斷槽連接,旋轉閥體或者閥座就能錯開連接槽,輕松分開閥體與閥座。安裝時旋轉對準連接槽后即能安裝牢固,且采用對夾式,閥體閥座兩端的法蘭拉近會時密封面密封效果很好;
(6)制造成本低、由于結構緊湊,且無精密加工部件材料及加工成本會降低,小批量生產可采用焊接方法加工,節約開發磨具費用。由于直徑與管路尺寸相近,閥體厚度可以降低,節省成本的同時也降低閥門重量;
(7)閥體連接無螺栓及螺紋連接,閥板使用就后不會出現因生銹或油污黏連無法拆開等現象,更換閥板及密封件簡單快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真空泵廠有限公司,未經淄博真空泵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92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枸櫞酸托法替布片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