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88611.6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36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華慶;邱寧;劉海英;彭士濤;鄭天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張文華 |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類 勇敢 探索 行為 實驗 裝置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及測試方法,測試裝置包括主水槽,主水槽為長條狀槽狀結構,主水槽內部兩側分別為啟動區和刺激物放置區,啟動區和刺激物放置區之間為測試區,啟動區和測試區之間安裝有攔魚門,攔魚門能攔截魚類而使水通過;刺激物放置區與測試區通過透明的第一隔板完全分隔,且第一隔板上安裝有電極裝置;測試區安裝有若干塊透明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間隔分布在測試區的兩側壁上,使得魚類通過測試區的路線為曲折路線;測試方法包括:進行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測試;統計實驗魚經過每塊隔板的所需時間;計算實驗魚的勇敢探索指數。本發明能夠對不同魚類的勇敢探索行為以及面對不同刺激物的影響進行測試和評估。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魚類行為學領域,尤其涉及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魚類的勇敢性以及對外界環境探索欲望的大小對其生存、繁殖和許多其它的生活史特征都有一定的影響。例如,大膽的魚更有可能探索新奇的事物,發現新的食物來源,也更有可能偏離它們正常的活動范圍。例如,雌性和孔雀魚也更傾向于和膽大的雄魚交配,而相對于那些膽小的個體,大膽的真鱥更頻繁地作出捕食者檢查行為,在面對捕食者的時候,它們也表現出更高的速度以及更持久的覓食行為。對魚類的勇敢和探索性以及環境條件的影響進行測試除了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學特征外,在養殖魚類領域能為其養殖環境條件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幫助,在野生魚類領域則能為魚類資源的保護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當前研究者對于魚類勇敢探索性的研究關注度尚不高,相應的用于測試該行為的裝置及測試辦法也缺乏。針對這些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及測試方法,能夠更加精準地對魚類的勇敢性和探索性程度進行量化,在魚類行為學尤其是勇敢和探索行為測試方面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當前在魚類勇敢性和探索行為測試裝置和方法方面的缺乏和不足,提出一種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及測試方法,以更加精準地對魚類的勇敢性和探索性程度進行量化。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包括主水槽,所述主水槽為長條狀槽狀結構,所述主水槽內部兩側分別為啟動區和刺激物放置區,所述啟動區和刺激物放置區之間為測試區,所述啟動區和測試區之間安裝有攔魚門,所述攔魚門能攔截魚類而使水通過;所述刺激物放置區與測試區通過第一隔板完全分隔,第一隔板為透明的,且第一隔板上安裝有電極裝置;所述測試區安裝有若干塊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間隔分布在所述測試區的兩側壁上,使得所述魚類通過所述測試區的路線為曲折路線,且所述第二隔板為透明的。
進一步的,還包括攔魚門啟閉機構,所述攔魚門啟閉機構包括支撐支架、定滑輪、牽引繩,所述定滑輪安裝在支撐支架上,所述牽引繩穿過所述定滑輪,且其一端與所述攔魚門固定連接,通過牽引繩牽引能使得攔魚門升起或落下,從而實現阻斷或放開所述啟動區與測試區之間的魚類的通行。
進一步的,所述攔魚門上設有過水孔,所述過水孔能讓水通過,而不能讓魚類通過。
進一步的,所述主水槽四周和底部均為灰色不透明。
進一步的,所述主水槽四周和底部均貼有灰色不透明顏色紙。
基于魚類勇敢和探索行為的實驗裝置的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確定實驗魚種類并獲取實驗魚,確定刺激物放置區是否放置刺激魚類及電極裝置是否開啟,確定實驗觀測時間;
將一尾實驗魚移入水槽的啟動區,攔魚門開啟,待實驗魚停止竄游后立即開始對其行為進行持續記錄和計時;
獲取該尾實驗魚由啟動區游出的時間、跨越每塊第二隔板的所需時間、在整個觀測時間內經過的隔板總數以及實驗魚從實驗開始至抵達測試區終端的所需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86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