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87017.5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0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程富強;陳曉廣;王旭明;劉柏林;王永國;毛忠良;馮永陽;宋國榮;唐沛;丁新紅;莫萬遠;齊佳興;陶玉洋;張鶴;李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02 | 分類號: | E02D1/02;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遠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馬軍芳;張艷 |
| 地址: | 1026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土 系數 測量方法 裝置 | ||
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及裝置,包括獲取同一地質單元內的黃土場地多個不同深度處的錐尖阻力、錐側阻力和濕陷系數;對多個不同深度處的錐尖阻力、錐側阻力和濕陷系數進行擬合,獲取錐尖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錐側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根據錐尖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得到濕陷系數與錐尖阻力的對應公式;根據錐側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得到濕陷系數與錐側阻力的對應公式;根據新獲取的錐尖阻力與錐側阻力得到對應的濕陷系數。本實施例可以根據測得的錐尖阻力和錐側阻力直接得到對應深度處的濕陷系數,縮短了濕陷系數的測量周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黃土濕陷性是黃土的一種特殊的工程地質性質,具體是指黃土具有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受水浸濕后結構迅速破壞發生突然下沉的性質。黃土濕陷性對人類工程活動危害很大,常使建筑物、渠道、庫岸造成破壞,因此,在濕陷性黃土地區進行建筑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水的滲入,并采取必要的人工土質改良或其他防治措施,而在進行上述措施之前均需要測定出黃土的濕陷系數,根據測定出的濕陷系數進行針對的防治措施。
在相關技術的方案中,通常采用探井或鉆孔取樣取得黃土樣本,然后對取得的黃土樣本進行室內試驗測得黃土的濕陷系數。該方法需要進行大量的黃土濕陷性試驗,而且黃土濕陷性試驗存在著現場取樣、土樣運輸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試驗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及裝置,主要用于解決相關技術中黃土濕陷系數測量周期長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包括:
獲取同一地質單元內的黃土場地多個不同深度處的錐尖阻力、錐側阻力和濕陷系數;
對多個不同深度處的錐尖阻力、錐側阻力和濕陷系數進行擬合,獲取錐尖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錐側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
根據錐尖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得到濕陷系數與錐尖阻力的對應公式;根據錐側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以及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得到濕陷系數與錐側阻力的對應公式;
根據新獲取的錐尖阻力與錐側阻力得到對應的濕陷系數。
如上所述的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可選地,所述地質單元包括洪積土單元或風積土單元。
如上所述的黃土濕陷系數的測量方法,可選地,若所述地質單元為洪積土單元,則所述錐尖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為:
qc=0.2981h洪+0.4369
式中:qc——錐尖阻力;
h洪——洪積土單元土層深度;
所述錐側阻力與深度的對應公式為:
fs=14.297h洪-29.861
式中:fs——錐側阻力;
h洪——洪積土單元土層深度;
所述濕陷系數與深度的對應公式為:
δzs洪=0.0017h洪+0.0242
式中:δzs洪——洪積土單元黃土濕陷系數;
h洪——洪積土單元土層深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70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