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東北地區花生高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84759.2 | 申請日: | 2021-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0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遲曉元;陳娜;于樹濤;禹山林;蘇茂文;陳明娜;王通;潘麗娟;張慶分;王冕;許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40 | 分類號: | A01G22/40;A01G13/02;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三邦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高洋;牛繼梅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東北地區 花生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東北地區花生高產栽培方法,屬于花生高產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在東北地區采用大壟雙行栽培模式進行花生種植,種植過程中采用黑色地膜覆蓋,施肥時添加微生物肥料助劑;該種植方法顯著提高了花生產量,可以實現東北地區花生的高產栽培,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花生高產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東北地區花生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花生在世界糧油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幾年,隨著國家種植結構的調整,花生播種面積發展迅速。2019年全國花生播種面積465萬公頃,花生總產量達到1752萬噸。黃曲霉毒素污染嚴重威脅花生生產和消費安全,也是花生出口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風險因素。東北產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生產的花生以無或極少有黃曲霉毒素污染而著稱,受到國內外花生企業的親睞,是中國優質小花生出口基地,因此,農民種植花生意愿不斷提高,花生播種面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978年東北地區花生種植面積只有4.43萬公頃,到2017年種植面積已經擴大到50.7萬公頃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占全國播種面積的10.7%。東北產區傳統花生種植以珍珠豆型或多粒型為主,從2000年開始,大花生也開始在東北推廣,平均單產為2827kg/hm2,與全國單產相比低830kg/hm2。東北花生產區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單產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由于花生在東北產區種植管理缺乏統一標準,導致東北產區花生產量不穩定,有時高有時低。很多地方種植花生生育期不合適,播種時出現爛種;收獲時出現凍害等現象。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東北地區的花生高產栽培方法,以提高東北地區花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東北地區花生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壟雙行覆膜的栽培模式;在種植過程中隨施基肥添加微生物肥料助劑;所述微生物肥料助劑使用量為7.5kg/666.7m2。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種植采用的地膜為黑色地膜。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大壟雙行覆膜的栽培模式為:壟距80cm,壟面寬55cm~60cm,壟高10~12cm,穴距16cm,每667m2播約10000穴,每穴2粒。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微生物肥料助劑為煦新土壤調理劑,購自青島中科禾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優點:
本發明的東北地區花生高產栽培方式,采用大壟雙行覆膜的種植方式,地膜采用黑色地膜(厚度符合國家標準),種植過程中隨施肥添加微生物肥料助劑(微生物助劑使用量為7.5kg/666.7m2),花生生長過程其他管理模式與東北產區花生管理模式一致。該種植方法顯著提高了花生產量,可以實現東北地區花生的高產栽培,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術語,除非有另外說明,一般具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數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本發明。以下實施例只是為了舉例說明本發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的種植方法均是在阜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沙地所花生育種試驗地進行。該試驗土地:地勢平坦,土質為壤土,有粘性,排灌條件良好(且有噴灌條件),前茬作物玉米,肥力較好。
參試品種為花育33號(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培育)和阜花12號(遼寧省風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培育),5月上旬完成播種,9月25日之前完成收獲。
實施例中所施用的微生物肥料助劑為煦新土壤調理劑,購自青島中科禾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花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47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