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84285.1 | 申請日: | 2021-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0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何保山;閆涵;梁贏;王金水;張付洞;姜利英;魏濤;金華麗;衛敏;任文潔;索志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玉米 赤霉烯酮 比率 電化學傳感器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了一種基于抗體/適體雙識別元件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用硼族金屬超薄納米片/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修飾金電極,滴加抗體與適體互補鏈,最終得到抗體/核酸適配體互補鏈/硼族金屬超薄納米片/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金電極,在電極表面滴加不同濃度的目標物ZEN和Mg2+溶液,以抗體/核酸適配體互補鏈/硼族金屬超薄納米片/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金電極為工作電極,以鉑絲電極為對電極,飽和氯化銀為參比電極,通過DNA?13'端所帶信號分子響應信號的降低和與酶剪切后鏈互補的連接DNA?3的信號標簽對H2O2還原響應信號的增加來指示樣品中ZEN的含量,得到了用于檢測ZEN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同其它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檢測的電化學傳感器相比,所制備的新型雙識別元件比率型電化學適體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重復性好、準確度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抗體/適體雙識別元件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硼族金屬超薄納米片/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其糧食安全問題關系國計民生。然而近年來,國內的糧食安全形勢變得越加嚴峻,關于陳化糧、霉變谷物中的真菌毒素污染事件不容樂觀。其中,玉米赤霉烯酮(ZEN)因其具備高穩定和強毒的特性被列為危害最嚴重的真菌毒素之一。ZEN 是一種由鐮刀菌(即禾谷鐮刀菌、稈鐮刀菌和谷類鐮刀菌等)產生的非甾體雌激素型真菌毒素,廣泛存在于各種谷物中,包括玉米、小麥和水稻等。作為一種具有免疫毒性、神經毒性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ZEN 不僅會污染作物造成畜牧業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造成重大的健康威脅。當前 ZEN 的檢測方法主要是色譜技術,這些色譜技術的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然而它們通常需要大型設備、價格昂貴且操作繁瑣。為了食品安全和畜牧業的持續發展,尋求一種更加靈敏、快速和便捷的分析方法來監測食品中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的ZEN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
發明內容
發明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抗體/適體雙識別元件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制備方法。
一種基于抗體/適體雙識別元件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比率型電化學傳感器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
所述的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利用水熱合成法制備金屬八面體,稱取1.0~3.0 g金屬氯化物A和0.1~0.5 g氨基官能化試劑溶解在10~20 mL的分散劑中,并通過超聲處理10-30分鐘。將所得混合物轉移至水熱反應容器中,在100~500 ℃的烘箱內溫育24~48小時。將獲得的產物以8000~10000 rpm(5-10 min)離心并用分散劑洗滌2~5次,在50~100 ℃下干燥以獲得金屬八面體。然后取1.0~5.0 mg金屬八面體和1.0~5.0 mg交聯劑溶解在1~5 mL 1~5%有機酸溶液中。然后,將溶液在超聲儀中超聲處理5~20分鐘。之后將100~200 μL 金屬硝酸鹽溶液(3.0~6.0 mM)和200~600 μL貴金屬溶液(3.0~8.0 mM)添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并使用渦旋混合器混合。在50~100 ℃溫育5~10 h后,在8000~12000 rpm轉速下離心10~15 min 2~3次,即可收集金屬八面體@雙金屬納米復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工業大學,未經河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42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