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爆炸環境下表面沖擊波測試裝置及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84263.5 | 申請日: | 2021-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76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賴富文;王文廉;孔凡勝;高赫;劉榆華;王玉;霍李;張傳明;雷鐵新;溫樂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853部隊;中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0 | 分類號: | 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37001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爆炸 環境 表面 沖擊波 測試 裝置 評估 方法 | ||
1.一種爆炸環境下表面沖擊波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基于一種爆炸環境下表面沖擊波測試裝置實現的,該裝置包括密閉腔體(1)、支撐立柱(2)、柔性襯底(3)、柔性覆蓋層(4)、四個壓力傳感器(5)、無線數據記錄儀(6)、四根導線(7)、計算機;
其中,密閉腔體(1)為圓柱形結構;
支撐立柱(2)垂直固定于密閉腔體(1)的外底面中央;
柔性襯底(3)為條帶狀結構;柔性襯底(3)箍設于密閉腔體(1)的外側面中部,且柔性襯底(3)的兩端縫接在一起;
柔性覆蓋層(4)為條帶狀結構;柔性覆蓋層(4)箍設于柔性襯底(3)的外側面,且柔性覆蓋層(4)的兩端均與柔性襯底(3)的外側面縫接在一起;柔性覆蓋層(4)的兩端之間留有距離;柔性覆蓋層(4)開設有四個內外貫通的壓力通孔(8),且四個壓力通孔(8)圍繞密閉腔體(1)的中心線等距排列;
四個壓力傳感器(5)均粘貼于柔性襯底(3)的外側面,且四個壓力傳感器(5)一一對應地位于四個壓力通孔(8)內;
無線數據記錄儀(6)固定于柔性襯底(3)的外側面,且無線數據記錄儀(6)位于柔性覆蓋層(4)的兩端之間;
四根導線(7)均鋪設于柔性襯底(3)的外側面和柔性覆蓋層(4)的內側面之間;四根導線(7)的首端與四個壓力傳感器(5)一一對應地電連接;四根導線(7)的尾端均與無線數據記錄儀(6)電連接;
計算機與無線數據記錄儀(6)無線連接;
該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驟實現的:
首先,通過支撐立柱(2)將本裝置固定于試驗現場;
當進行需要評價殺傷能力的爆炸試驗時,爆炸沖擊波作用于密閉腔體(1)、柔性覆蓋層(4)、四個壓力傳感器(5);四個壓力傳感器(5)實時測量密閉腔體(1)外側面承受的爆炸沖擊波壓力,并通過對應的導線(7)將測量結果發送至無線數據記錄儀(6),由此實現爆炸沖擊波測試;
無線數據記錄儀(6)依次對測量結果進行放大、模數轉換、存儲、貝塞爾濾波,并根據測量結果計算出腔體位移xi(t)和腔體速度vi(t),然后根據腔體速度vi(t)計算出速度預測因子V,而后對速度預測因子V進行存儲;
當無線數據記錄儀(6)接收到來自計算機的指令時,無線數據記錄儀(6)將速度預測因子V無線發送至計算機;計算機根據速度預測因子V計算出損傷程度指數DI,并根據損傷程度指數DI查詢毀傷評估表,由此得出損傷程度,從而實現爆炸沖擊波毀傷評估;
腔體位移xi(t)、腔體速度vi(t)、速度預測因子V、損傷程度指數DI的計算公式如下:
DI=(0.124+0.117V)2.63 (5);
式中:M表示有效質量,M=2.03kg;J表示模型阻尼系數,J=696Ns/m;K表示模型彈性系數,K=989N/m;A表示受力面積,A=0.082m2;i=1,2,3,4;pi(t)表示第i個壓力傳感器(5)的測量結果;pi,lung(t)表示肺部壓力;p0表示環境壓力;G0表示初始肺氣量,G0=0.00182m3;g表示肺內氣體指數,g=1.2;
毀傷評估表如下:
損傷程度 DI 無損傷 0≤DI≤0.2 微小 0.2<DI≤0.3 輕微 0.3<DI≤1.0 中度 1.0<DI≤1.9 嚴重 1.9<DI≤3.6 >50%致死率 DI>3.6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853部隊;中北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3853部隊;中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426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