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及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83207.X | 申請日: | 2021-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629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尹浩;鞏向武;任保全;韓君妹;李洪鈞;鐘旭東;來國軍;董楠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系統總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67/12 | 分類號: | H04L67/12;H04L4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網 中的 網絡 知識 統一 表征 架構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及實現方法。所述架構包括網絡知識分級分類、網絡知識空間構建、本地網絡知識表征、協同網絡知識表征、網絡知識存儲、網絡知識融合、網絡知識驗證、網絡知識推理這些模塊。方法為:設置網絡知識構建、網絡知識表征、網絡知識管理、網絡知識服務四層;網絡知識構建層負責確定多域環境中網絡知識的范疇;網絡知識表征層負責對網絡知識結構、方式和內容的系統性標識;網絡知識管理層負責網絡通信資源受限下的網絡知識存儲、融合、驗證;網絡知識服務層負責網絡知識學習、推理、分發和按需獲取。本發明能夠支撐網絡元素利用網絡知識完成路由尋址、管理控制、安全等功能,從而合理部署網絡資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通信網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及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面向未來人機物三元萬物智聯,信息通信網絡的技術特征將從基于人的聯接拓展為基于人機物的智慧聯接,技術重心將從信息服務轉向智能信息服務,技術能力將從聯接信息拓展為聯接智能。
未來網絡最大的特征是實現認知智能,網絡中的智能體能夠在知識層面實現直接連通,依據一定的規則和機制,如同人類社會一樣,形成具有自優化、自學習、自演進、自管理的網絡組織---智聯網。雖然當今社會已涌現出海量的、各種層次上的智能體,但是,由于信息通信網絡缺乏智能聯接機制,海量智能體之間并未在知識層面上做到直接連通。
未來智聯網設計中,無線信道特征、網絡拓撲、業務類型等網絡知識驅動網絡完成網絡元素的聯接和鏈路建立,支撐網絡管理控制、網絡行為追溯等功能的自主實現。目前,在信息通信網絡領域,國內外尚未出現“網絡知識”概念,有些相關的研究只是獨立的開展,比如,認知無線電僅限于無線頻譜領域、智能網絡管理主要是為了提升網絡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等。面向網絡元素使用網絡知識進行智能化組網、優化、運維交互等需求,如何設計及實現智聯網中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為網絡知識在智聯網中的流動和運用提供理論指導,是未來智聯網設計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及實現方法,將網絡作為行為主體,設計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從而支撐海量智能體利用網絡知識完成路由尋址、管理控制、安全這些功能。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包括網絡知識分級分類模塊、網絡知識空間構建模塊、本地網絡知識表征模塊、協同網絡知識表征模塊、網絡知識存儲模塊、網絡知識融合模塊、網絡知識驗證模塊、網絡知識推理模塊,其中:
網絡知識分級分類模塊為本地網絡知識表征模塊提供網絡知識的類別信息;
網絡知識空間構建模塊為本地網絡知識表征模塊提供從網絡認知、專家認知獲得的事實、概念、規則這些網絡知識,具體包括信號接收強度多普勒擴展、網絡拓撲、網絡規模、節點密度、用戶地理位置、用戶移動速率、抗干擾策略、頻譜管理策略;
協同網絡知識表征模塊為本地網絡知識表征模塊提供協同網絡知識的統一描述信息,包括網絡知識概念、對象、屬性、模型的指稱;
本地網絡知識表征模塊為網絡知識存儲模塊提供表征之后的網絡知識,網絡知識存儲采用Mysql數據庫、文件、圖數據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網絡知識的集中式或分布式存儲;
網絡知識融合模塊為網絡知識存儲模塊提供對齊、消歧后的網絡知識;
網絡知識驗證模塊為網絡知識存儲模塊提供糾錯、更新后的網絡知識;
網絡知識存儲模塊為網絡知識推理模塊提供知識源;
網絡知識推理模塊將預測產生的隱含網絡知識提供給網絡知識存儲模塊。
一種智聯網中的網絡知識統一表征架構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設置網絡知識構建層、網絡知識表征層、網絡知識管理層和網絡知識服務層,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系統總體研究所,未經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系統總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832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