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學玻璃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9378.5 | 申請日: | 2021-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8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史桂蘭;陳響響 | 申請(專利權)人: | 史桂蘭 |
| 主分類號: | B29C63/02 | 分類號: | B29C6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玻璃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玻璃制造方法,該光學玻璃制造方法采用如下光學玻璃制造裝置,該光學玻璃制造裝置包括底座、支撐板、承托圓板、槽輪機構、夾持機構、放料機構、放膜機構和覆膜機構,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均勻設置有弧形結構的支撐板,支撐板上端之間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承托圓板,承托圓板中部下端設置有槽輪機構,承托圓板上端均勻設置有夾持機構,底座上端面上位于承托圓板前側、右側和后側依次設置有與夾持機構位置相對應的放料機構、放膜機構和覆膜機構;本發明能夠解決在采用人工手動的方式對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的過程中存在的:覆膜效率低下;覆膜過程中容易損傷光學玻璃;覆膜效果較差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學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光學玻璃:傳輸光線的非晶態(玻璃態)光介質材料。可用以做成棱鏡、透鏡、濾光片等各種光學元件,光線通過后可改變傳播方向、位相及強度等;可根據不同的要求把光學玻璃分為三大類:無色光學玻璃、耐輻射光學玻璃和有色光學玻璃,其中無色光學玻璃對光學常數有特定要求,具有可見區高透過、無選擇吸收著色等特點。按阿貝數大小分為冕類和火石類玻璃,各類又按折射率高低分為若干種,并按折射率大小依次排列。多用作望遠鏡、顯微鏡、照相機等的透鏡、棱鏡、反射鏡等。光學玻璃是光電技術產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光學與電子信息科學、新材料科學的不斷融合,作為光電子基礎材料的光學玻璃在光傳輸、光儲存和光電顯示三大領域的應用更是突飛猛進,成為社會信息化尤其是光電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
因此我國現有市場內具有大量光學玻璃生產企業,而光學玻璃的制造工藝流程通常是:加熱、溶解、攪拌、冷卻、批爐、選別、整形、切斷、倒角、押胚成型、退火頓化和覆膜處理,經過退火鈍化后的光學玻璃就能夠成為下游工業(光學組件制造加工廠)的毛胚,繼續加工研磨后能夠成為光學組件,然而在未覆膜的情況下對光學玻璃進行包裝運輸時,光學玻璃與包裝物料相接觸的面容易在運輸的過程中受到損傷,因此現有技術通常會對經過退火鈍化后的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而覆膜處理也就是光學玻璃生產工藝流程內的最后一道工序;
現有技術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動的方式將光學玻璃保護膜貼附光學玻璃一側的表面上,然而在采用人工手動的方式對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的過程中通常存在以下問題:
1.手動將保護膜貼附在光學玻璃表面的過程較長,因自動化程度較低而導致手動對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的覆膜效率較低;
2.人手在拿取、貼附以及放置光學玻璃時容易對光學玻璃造成損傷,從而導致對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時的不良率較高;
3.手動對光學玻璃表面進行覆膜時難以精準的將保護膜貼附在光學玻璃表面,導致手動對光學玻璃進行覆膜處理的覆膜效果較差,從而降低了保護膜對光學玻璃的保護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玻璃制造方法,該光學玻璃制造方法采用如下光學玻璃制造裝置,該光學玻璃制造裝置包括底座、支撐板、承托圓板、槽輪機構、夾持機構、放料機構、放膜機構和覆膜機構,所述的底座上端面上均勻設置有弧形結構的支撐板,支撐板上端之間通過轉動配合設置有承托圓板,承托圓板中部下端設置有槽輪機構,承托圓板上端均勻設置有夾持機構,底座上端面上位于承托圓板前側、右側和后側依次設置有與夾持機構位置相對應的放料機構、放膜機構和覆膜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史桂蘭,未經史桂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93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