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于病蟲防控和提高果樹資源保存效率的果樹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9136.6 | 申請日: | 2021-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13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宗山;冀志蕊;王美玉;鄢海峰;喬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3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 地址: | 1251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于 病蟲 提高 果樹 資源 保存 效率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于病蟲防控和提高果樹資源保存效率的果樹栽培方法,采用拉平中心干培育2D籬壁式栽培的模式,可以使得果樹冠層變薄,從而創造通風透光的果樹冠層,降低濕度,進而降低果樹病蟲的發生,且利于農藥噴霧的均勻性和高效性;果樹資源圃內的資源保存采用常規種植模式,每個資源保存三株,由于樹體高大,需要大面積的土地資源和高額的水肥管理費用,新的拉平中心干培育2D籬壁式栽培的模式,利用水平中心干背上側枝進行需保存資源的嫁接保存,每一品種仍保存在三株上,但每一株可以嫁接8?12個品種,樹高降低和冠層變薄,極大地節約了資源保存所需的土地資源和管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樹植物保護和果樹資源保存領域,特別是一種利于病蟲防控和提高果樹資源保存效率的果樹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樹形是果樹栽培的基礎,因此樹形及樹形整形方法是一種重要的園藝方法,在現有的樹形及樹形整形方法中,果樹栽培模式樹體高大,限制了果實產量的提高,且樹體通風透光差,影響果實的產量和質量,且套袋、授粉、打藥、采摘等管理工作費時費力,從而降低了果樹管理效率。而且現有的果樹栽培大都采用3D栽培模式,樹冠冠徑較大,通風透光性較差,導致病蟲發生幾率大和農藥噴施均勻度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利于病蟲防控和提高果樹資源保存效率的果樹栽培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利于病蟲防控和提高果樹資源保存效率的果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拉平果樹中心干使得直立的結果側枝呈2D籬壁式來栽培果樹以利于進行果樹病蟲防控;
步驟2、采用抗性較強的砧木資源,在果樹中心干拉平后背上枝形成的2D籬壁式側枝上進行需保存果樹資源的嫁接。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
步驟101、安裝拉平果樹中心干使得直立的結果側枝呈2D籬壁式的栽培架材:
按行間距2.8-4米距離規劃定植行,行內立柱間距控制在4米,立柱地上高度控制在2-2.5米,行內立柱間拉設三層繃緊的鐵絲線用于未來對果樹整形,3層鐵絲線由下至上依次為第一層鐵絲線、第二層鐵絲線、第三層鐵絲線;
步驟102、選擇拉平果樹中心干使得直立的結果側枝呈2D籬壁式的栽培果樹苗木:
果樹苗木選擇高于2米的單桿苗,要求根系完整、60厘米高度處達到1.5厘米直徑、高度不低于2米的健壯果樹苗木,在將果樹苗木的中心干拉平后重點培養背上直立側枝,保證樹體的盡快成形;
步驟103、樹體整形:
春季定植后,在果樹樹體樹液流動易于彎折時,將行內定植果樹苗木統一向一側拉平固定于第一層鐵絲線上,彎折弧度為110-130度;樹體發芽后,將下部萌發新芽抹除,自彎折處開始,每隔15-20厘米留取背上萌發枝條,其余去除;若部分枝段萌芽不充分,采取刻芽措施促使萌發,保證背上枝條的均勻萌發和利于整形;背上側枝生長超過60厘米時,將其垂直固定于第二層鐵絲線上,生長高度達到第3層鐵絲線時固定于第三層鐵絲線上;
步驟104、創建通風透光的果樹冠層以利于果樹病蟲防控:
樹體整形完成后,形成2D籬壁式背上側枝冠層,由于多個直立側枝的著生,分流根部吸收養分,長勢會相對較弱,高度降低,側枝上結果后再截取大部分養分使得直立側枝的分枝少且短,控制了2D籬壁式冠層的厚度,利于通風透光,降低冠層濕度,從而不利于高溫高濕型病害和喜蔭蔽環境的病蟲發生;較薄且均勻的2D冠層,利于農藥彌霧時均勻著藥,提高農藥防控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具體包括:
步驟201、選擇在果樹中心干拉平后背上枝形成的2D籬壁式側枝上進行需保存果樹資源的嫁接的砧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91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