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8721.4 | 申請日: | 2021-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2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沈烈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3/22 | 分類號: | 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中央空調 冷凝 回收 利用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它包括中央空調機組、空調機組排水管、空調機組回水管、過濾網、進水口、集水箱、集水箱排水管、冷卻水泵、冷卻塔輸水管、冷卻塔、冷卻塔出水管。中央空調機組產生的冷凝水通過空調機組排水管經進水口內過濾網到達集水箱,實現對冷凝水過濾作用。接著集水箱排水管中的冷凝水與空調機組回水管中的冷卻水在冷卻水泵的作用下經冷卻塔輸水管進入冷卻塔。經冷卻塔作用后,形成冷凍水由冷卻塔出水管輸入中央空調機組使用。本發明通過將回收的冷凝水與冷卻水混合作為冷卻塔的補水,既回收其冷量,又回收冷凝水本身,達到節能節水效果,同時提高冷卻塔冷卻效率。非常值得實際生活中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屬于空調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空調設備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中央空調所排出的冷凝水量也很大。在大多數情況下,空調冷凝水對空調用戶來說基本無利用價值,一直以來的傳統做法都是將其直接排到室外、地溝或下水道,很少會被重新回收利用。上述處理方式雖然解決了冷凝水的排放問題,但是不能對冷凝水進行及時有效利用,從而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和冷凝水的冷量。冷凝水主要于空調機房的表冷器和空調機房的風機盤管中產生,較自來水和冷卻塔回水溫度低。按照空調7℃冷凍供水和12℃回水來計算,通過低溫除濕,空氣經過末端盤管所產生的冷凝水溫度一般在13~18℃,如果能夠作為一種輔助性冷源加以利用,也是一種節能的好方法。在能源和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把空調冷凝水直接排向下水道,顯然與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政策相悖。因此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充分利用冷凝水的水量和冷量,開發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冷凝水的水量和冷量充分利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用于空氣經過末端盤管所產生出冷凝水等情況時,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性冷源加以利用,屬于空調設備領域的范疇。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中央空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是:它包括中央空調機組(1)、空調機組排水管(2)、空調機組回水管(3)、過濾網(4)、進水口(5)、集水箱(6)、集水箱排水管(7)、冷卻水泵(8)、冷卻塔輸水管(9)、冷卻塔(10)、冷卻塔出水管(11)。
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一端與所述的空調機組排水管(2)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的冷卻塔出水管(11)固定。用于產生冷凝水及輸入冷卻水。
所述的空調機組排水管(2),為圓形管狀結構。用于將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產生的冷凝水排入所述的集水箱(6)內。
所述的空調機組回水管(3),為圓形管狀結構。用于將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產生的冷卻水排入所述的冷卻水泵(8)內。
所述的進水口(5),為圓形管狀結構,所述的進水口(5)一端與所述的集水箱(6)固定。用于輸入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排出的冷凝水。
所述的集水箱(6),為圓柱體結構。用于接收所述的中央空調機組(1)排出的冷凝水;所述的集水箱(6)上側面設置有所述的進水口(5);所述的進水口(5)上有所述的過濾網(4),所述的過濾網(4)與所述的進水口(5)固定,所述的過濾網(4)直徑與所述的進水口(5)相等且與其焊接。
所述的集水箱排水管(7),為圓形管狀結構,用于將所述的集水箱(6)儲存的冷凝水排入所述的冷卻水泵(8)內。
所述的冷卻水泵(8),為圓柱體結構,所述的冷卻水泵(8)一端與所述的空調機組回水管(3)及所述的集水箱排水管(7)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的冷卻塔輸水管(9)固定。用于將所述的集水箱排水管(7)中的冷凝水與所述的空調機組回水管(3)中的冷卻水加壓排入所述的冷卻塔輸水管(9)中。
所述的冷卻塔輸水管(9),為圓形管狀結構。用于將所述的冷卻水泵(8)中的冷卻水輸入所述的冷卻塔(10)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87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粘彈體防腐膠、膠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基于深度感知的鏡子圖像分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