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兩自由度復合驅動仿人手智能采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7423.3 | 申請日: | 2021-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72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雷;歐陽光耀;武傳宇;陳建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10 | 分類號: | B25J9/10;B25J9/12;B25J11/00;B25J15/08;B25J19/00;A01D46/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懷;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由度 復合 驅動 人手 智能 采茶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名優茶采摘的采茶裝置。技術方案是:兩自由度復合驅動仿人手智能采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機殼以及分別設置在機殼內用于采摘茶葉的夾爪機構、用于升降夾爪機構的曲柄搖桿?凸輪驅動機構、用于擺動夾爪機構的拋灑機構、用于收集茶葉的收集盒、控制器;所述夾爪機構包括第一安裝座、固定在第一安裝座上的氣缸、通過夾爪連接塊可轉動地鉸接在氣缸活塞桿上的兩條爪臂、分別可轉動地鉸接在第一安裝座與各爪臂之間的爪臂連桿、設置在爪臂上的傳感器。該裝置通過兩個可調控的直線電機和旋轉電機復合驅動輸出,基于機器人運動學分析,實現運動軌跡合成,實現仿人手智能茶葉嫩芽采摘作業,并具有采摘速度快、采摘質量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名優茶采摘的采茶裝置,具體是一種由兩自由度復合驅動的采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采茶主要包括人工采茶和機械采茶兩種方式,由于名優茶對于芽葉的完好性和一致性有著非常高的標準,且現在大多采茶機械仍無法有效將老葉和嫩芽進行區分,易導致芽葉破碎、完整性不足、且混雜老梗和老葉,難以達到名優茶高精度的采摘標準。因此,現階段仍以人工采摘為主。人工采摘盡管具有選擇性,能夠保證茶葉的完好性和品質,但是采摘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由于近些年人工采摘成本逐年飆升,勞動力還嚴重不足,導致名優茶占茶葉總量的比重逐年下降。為了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采茶效率,迫切需要仿人手式的機械采茶裝置。
但目前的機械采茶裝置大多為一刀切的采摘方式,采摘速度不可調,且不能實現仿人手的采摘作業,降低了原葉的品質。無論是一刀切還是模擬掐斷的采摘方式,都會使得名優茶葉的采摘后斷口處出現“黑頭”,嚴重影響了茶葉的品相,而且斷口硬化影響口感;人工采摘是借助手腕的反轉在向上提拉時同時向側向翻腕,完成采摘,這樣的方式不會出現黑頭現象。機械采摘的鮮葉質量遠遠低于人工采摘,導致機械采摘的鮮葉只能加工成中低檔茶葉,無法用于加工名優茶。為提高人工采摘效率,需要設計仿人手式的機械采茶裝置,在輔助工作人員提高采茶效率的同時,實現可調節的采摘弧度和具有可控的采摘速度,保證所采茶葉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兩自由度復合驅動仿人手智能采茶裝置,該裝置通過兩個可調控的直線電機和旋轉電機復合驅動輸出,基于機器人運動學分析,實現運動軌跡合成,實現仿人手智能茶葉嫩芽采摘作業,并具有采摘速度快、采摘質量好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兩自由度復合驅動仿人手智能采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機殼以及分別設置在機殼內用于采摘茶葉的夾爪機構、用于升降夾爪機構的曲柄搖桿-凸輪驅動機構、用于擺動夾爪機構的拋灑機構、用于收集茶葉的收集盒、控制器;
所述夾爪機構包括第一安裝座、固定在第一安裝座上的氣缸、通過夾爪連接塊可轉動地鉸接在氣缸活塞桿上的兩條爪臂、分別可轉動地鉸接在第一安裝座與各爪臂之間的爪臂連桿、設置在爪臂上的傳感器;
所述擺動機構包括第二安裝座、固定在第二安裝座上的直線電機、可滑動地定位在第二安裝座上并由直線電機驅動的齒條、可轉動地定位在第二安裝座上并與齒條嚙合的齒輪;
所述曲柄搖桿-凸輪驅動機構包括可豎直滑動地定位在機殼中的頂板、旋轉電機、由旋轉電機驅動的曲柄、可轉動地定位在機殼中的搖桿、兩端可轉動地鉸接在曲柄與搖桿上的連桿、設置在搖桿上用于頂推頂板的凸輪;
所述第一安裝座通過連接軸與齒輪固定;所述第二連接座通過連接架與頂板固定;所述機殼底部敞開,收集盒可拆裝地安裝在機殼底部。
所述機殼中設有導向塊,連接架上設有與導向塊配合的滑槽,滑槽的頂部與底部設有限位開關。
所述機殼底部設有用于安裝收集盒的滑軌。
所述控制器分別電連接氣缸、直線電機、旋轉電機、傳感器、限位開關。
所述機殼上設有提手;所述收集盒上設有凹槽拉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74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