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醫科室丸劑制作使用下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5840.4 | 申請日: | 2021-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12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奎 |
| 主分類號: | A61J3/06 | 分類號: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醫 科室 丸劑 制作 使用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醫科室丸劑制作使用下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變角漏斗和料筒,所述變角漏斗由卷筒片卷繞形成,變角漏斗底端連通一個滴料管,變角漏斗通過舒展或收緊卷筒片能夠改變漏斗的錐角;所述料筒是圓柱形筒,料筒一端開口,料筒開口邊沿上帶有密封圈,料筒連通通氣管。便于控制下料和精確下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丸劑的制作中使用的下料或是取料裝置。
背景技術
中醫治病時有很多藥劑會制作成丸劑,如附子理中丸,歸脾丸,十全大補丸等等。這些丸劑制作中,對丸劑本身有基本一致的要求,就是丸劑的克重要均勻,確保用藥劑量的準確。從這點出發實際上就是要求丸劑制作中每粒丸劑的形狀完整,大小相同,密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保證每一粒藥丸克重穩定。但是在實際制作過程中,藥劑的熬制因為藥的種類、用水量、蜂蜜的特性等因素的不同,熬制成的液態藥劑的粘度有較大的差異。常用的科室內手工搓丸要等到熬成的藥冷卻成半固態再手工搓丸,這就要求操作人員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完成搓丸的操作。時間長一方面藥劑水分揮發,容易干裂,大顆粒丸劑干裂容易出現克重不均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丸劑長時間暴露和搓治,且是在開放環境中制備,會縮短丸劑的保質期,或是保質期不穩定。常見的操作是依靠人工經驗來確定何時進行搓制,這就提高了科室內制作丸劑的難度,經驗不豐富的醫生或員工制作的丸劑廢品率過高。實際上,影響快速搓丸操作的因素是不同藥物溫度和粘度的關系,不同藥物在相同溫度下呈現出的粘度或是塑性有較大的區別,但經驗不豐富的人員通常便于測量的只有溫度。所以,如何方便人員基本不考慮物料粘度或是塑性的情況下,進行藥丸的搓制工作,是能夠快速有效的搓制藥丸的關鍵。
此外,在中醫科室內醫生或是工作人員,通常按經驗將粘稠的藥搓成條,再放在搓丸板上搓丸,這種方式常常會出現,取料量多或少于單次搓丸所需量,這就導致每次取料要么會剩余一點,要么或少一點,這都會導致剩余一部分藥,這部分剩余的藥,要么丟棄,要么重新放到鍋中再次加熱。丟棄會導致成本上升,如果再次加熱,鍋內的物料的粘稠度會提高,含水量匯降低,單粒丸劑的含藥量會增加。整個制藥過程所要考慮的因素會更復雜。因此,如何精準的取料也是快速搓丸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醫科室丸劑制作使用下料裝置,能夠適應不同種類物料的粘度特性,使搓丸操作人員,根據所需,快速且精確的取料,進而確保丸劑克重的精確。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中醫科室丸劑制作使用下料裝置,包括變角漏斗和料筒,所述變角漏斗由卷筒片卷繞形成,變角漏斗底端連通一個滴料管,變角漏斗通過舒展或收緊卷筒片能夠改變漏斗的錐角;所述料筒是圓柱形筒,料筒一端開口,料筒開口邊沿上帶有密封圈,料筒連通通氣管。
進一步的,所述變角漏斗還包括補片、半球氣囊、圓環氣囊、磁條;
所述卷筒片為三層結構,中間層為鐵磁金屬制成的金屬網層,上下兩層為硅膠制成,金屬網層用于提供強度,避免褶皺,硅膠層便于密封和潤滑;卷筒片厚度在2-4mm;
所述補片與卷筒片是一體結構,補片位于卷筒片的底側邊中心點的一側;
卷筒片卷繞時以底側邊中心點為基準點,兩側邊相向卷繞,補片隨中心點一側的卷筒片覆蓋兩側卷筒片交叉處形成的三角形缺口;
所述磁條固定在卷筒片兩側邊,用于吸附卷筒片的表面使變角漏斗的側面實現密封;
所述磁條在卷筒片的兩個側邊上分別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內;
所述滴料管的頂端帶有圓環氣囊,圓環氣囊充氣后外徑大于卷筒片卷繞形成的底端開口的直徑;
所述半球氣囊用于實現滴料管與卷筒片之間的密封;半球氣囊內帶有圓柱形內壁,外壁呈半球型,其內壁與滴料管外壁固定連接,半球型氣囊空腔與滴料管管壁內的連通管連通,連通管伸出卷筒片卷繞范圍外,與充放氣裝置連通;半球氣囊用于滴料管與變角漏斗內壁密封。
進一步的,所述變角漏斗還包括變徑箍環,用于隨時改變直角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奎,未經曾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58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