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開鎖方法、系統、服務器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5512.4 | 申請日: | 2021-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3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宋軒;謝洪彬;張浩然;陳宇;楊佳宇;曾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開鎖 方法 系統 服務器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開鎖方法,由移動端執行,包括:獲取用戶的開鎖指令,所屬開鎖指令包括用戶ID和指紋信息;將所述用戶ID和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以使所述智能鎖基于預設的數據庫判斷所述指紋信息和用戶ID是否匹配,若匹配,則開鎖并生成開鎖提示信息,若不匹配,則不開鎖并生成開鎖失敗信息;獲取智能鎖的開鎖提示信息或開鎖失敗信息并發送至用戶。本發明的用戶將指紋信息輸入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與智能鎖進行無線通信并進行開鎖,提高了開鎖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開鎖方法、系統、服務器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大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智能鎖逐步取代傳統機械鎖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智能鎖的技術發展上,指紋識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但指紋識別容易在鎖具上留下指紋,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和被竊取,在安全存在一定的風險。使用鑰匙開鎖又可能忘記帶鑰匙,使用戶開鎖不夠便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開鎖方法、系統、服務器和存儲介質,用戶通過將指紋信息輸入移動終端,移動終端與智能鎖進行無線通信并進行開鎖,提高了開鎖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開鎖方法,包括:
獲取用戶的開鎖指令,所屬開鎖指令包括用戶ID和指紋信息;
將所述用戶ID和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以使所述智能鎖基于預設的數據庫判斷所述指紋信息和用戶ID是否匹配,若匹配,則開鎖并生成開鎖提示信息,若不匹配,則不開鎖并生成開鎖失敗信息;
獲取智能鎖的開鎖提示信息或開鎖失敗信息并發送至用戶。
進一步地,所述開鎖指令還包括聲紋信息,則所述獲取用戶的開鎖指令之后,還包括:
將所述聲紋信息發送至預設的聲紋識別模型,以使所述聲紋識別模型判斷所述聲紋信息是否為開鎖語令,生成判斷結果;
從聲紋識別模型獲取所述判斷結果;
若所述判斷結果為所述聲紋信息是開鎖語令,則將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包括:
將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進行加密,生成加密信息;
將所述加密信息并發送至智能鎖,以使所述智能鎖對所述加密信息進行解密,獲取解密后的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將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還包括:
通過藍牙無線傳輸將所述用戶ID和所述指紋信息發送至智能鎖。
進一步地,還包括:
獲取一個或多個用戶的指紋信息和所述指紋信息對應的用戶ID;
將所述指紋信息和所述指紋信息對應的用戶ID發送至智能鎖,以使智能鎖將所述指紋信息和所述指紋信息對應的用戶ID存儲在數據庫中。
進一步地,在所述獲取一個或多個用戶的指紋信息和所述指紋信息對應的用戶ID令之后,還包括:
判斷所述用戶ID是否為預設的管理員ID;
若是,則將所述指紋信息和所述指紋信息對應的用戶ID發送至智能鎖;
若不是,則向用戶發送無權限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開鎖系統,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的開鎖指令,所屬開鎖指令包括用戶ID和指紋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科技大學,未經南方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5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