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4683.5 | 申請日: | 2021-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3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羅文品;王麗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正安麗霞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誠;韓煒 |
| 地址: | 5634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生產 白茶 自動化 翻炒 干燥 裝置 | ||
1.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臥式烘干筒(5),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側壁具有密封的腔體(4),所述腔體(4)包覆臥式烘干筒(5)的內壁,所述腔體(4)內具有循環液;所述臥式烘干筒(5)內具有水平設置的旋轉軸(2),所述旋轉軸(2)通過軸承安裝在臥式烘干筒(5)上,所述旋轉軸(2)上具有螺旋導料葉片(6),螺旋導料葉片(6)位于臥式烘干筒(5)內,旋轉軸(2)的一端和驅動電機(1)的輸出軸相連;所述烘干筒(5)內具有進氣管(8)和排氣管(9),進氣管(8)和干熱風供給裝置連通,排氣管(9)和外界環境連通,所述進氣管(8)和排氣管(9)均位于臥式烘干筒(5)的上方;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內壁具有加熱隔層(11),所述加熱隔層(11)內具有加熱線圈(12),所述加熱線圈(12)均勻分布在加熱隔層(11)內,加熱隔層(11)位于臥式烘干筒(5)的底部和側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下部成弧面,且臥式烘干筒(5)的下部和所述螺旋導料葉片(6)的下部貼合;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上部成長方體狀,臥式烘干筒(5)的內頂面和螺旋導料葉片(6)的頂部之間留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線圈(1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U形線圈(13),若干所述U形線圈(13)依次串聯;所述加熱線圈(12)上套設有陶瓷絕緣套,加熱線圈(12)上相鄰的陶瓷絕緣套之間首尾抵觸;所述陶瓷絕緣套的截面成正多邊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8)的數量大于或者等于2,進氣管(8)沿旋轉軸(2)方向成直線狀布置;所述排氣管(9)的數量大于或者等于2,排氣管(9)沿旋轉軸(2)方向成直線狀布置;進氣管(8)和排氣管(9)對稱布置在臥式烘干筒(5)內的頂部,且進氣管(8)和排氣管(9)端口朝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頂部具有豎直設置的進料管(3),所述臥式烘干筒(5)的底部具有豎直設置的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內具有若干氣囊(10),所述氣囊(10)均連通供氣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白茶的自動化頭鍋及二鍋翻炒干燥裝置,其特征在于,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頭鍋工藝:通過控制加熱線圈(12),使臥式烘干筒(5)的內壁均勻保持在150至180攝氏度;將白茶通過進料管(3)加入烘干筒(5)內,通過驅動電機(1)驅使旋轉軸(2)帶動螺旋導料葉片(6)轉動,螺旋導料葉片(6)轉動的過程中將白茶由臥式烘干筒(5)的進料端導向出料端,進氣管(8)將干熱風吹向茶葉,將成堆的茶葉吹散并加快烘干效率;使白茶在臥式烘干筒(5)的內時間保持在3至5分鐘,通過控制供氣裝置使氣囊(10)規律的收縮和膨脹,模擬炒茶工藝的捻茶動作,并推動茶葉從出料管(7)排出。
7.根據權利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正安麗霞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遵義正安麗霞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468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