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制冷機的太陽能加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70547.9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6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李浩騰;廖彤杰;江艷;黃金;顏奕波;朱明漢;劉國平;馮桑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學院;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5B27/00 | 分類號: | F25B27/00;F25B15/02;F25B33/00;F25B4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輝 |
| 地址: | 52606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冷機 太陽能 加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冷機的太陽能加熱裝置,包括發生器,具有進液口、出液口和出氣口;透射鏡組件,具有鏡框和多個楞組,各楞組對稱布置在鏡框上,楞組包括傾角相同的多個微楞,反射鏡組件,具有鏡座和多個反射鏡,各反射鏡對稱布置在鏡座上,在使用過程中,楞組將射入透射鏡組件的光線折射到發生器兩側,反射鏡將射入反射鏡組件的光線反射到發生器兩側,兩者共同將發生器加熱,使得制冷劑以蒸汽的形式分離出來,從出氣口排出,高濃度的吸收劑通過出液口排出,由于鏡面對稱布置,因此發生器可兩面受熱且為面聚焦,具有良好的受熱均勻性,采用透射鏡組件和反射鏡組件組相結合的方式使整體結構更加緊湊,便于安裝維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用于太陽能加熱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制冷機的太陽能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傳統能源的能量日益減少,新能源代替傳統能源必將成為一種趨勢,現有的吸收式制冷機中,一般利用低壓蒸汽、熱水,或者廢汽、廢熱進行加熱,由于廢汽、廢熱只常見于工廠和電廠,對于能源獲取有一定要求,不利于推廣,而太陽能分布廣泛,利用太陽能作為吸收式制冷劑的熱源可以廣泛地推廣使用。
制冷劑和吸收劑的分離一般通過水平加熱發生器底部,這樣存在局部加熱不均勻、制冷劑吸收劑混合度高的問題,導致氣態的制冷劑和液態的吸收劑分離效果差、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用于制冷機的太陽能加熱裝置,能夠提高氣態制冷劑和液態吸收劑分離效果和分離效率。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制冷機的太陽能加熱裝置,包括:
發生器,具有進液口、出液口和出氣口,所述發生器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納制冷劑和吸收劑的混合液,所述進液口、出氣口和出液口均與所述空腔連通,所述出氣口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上方;
透射鏡組件,具有鏡框和多個楞組,各所述楞組布置在所述鏡框上,所述楞組用于將射入所述透射鏡組件的光線折射形成第一焦面,所述第一焦面分布在所述發生器兩側,所述楞組包括傾角相同的多個微楞,所述楞組的布置方程為,以所述透射鏡組件的中心為原點,Rn為第n個楞組的末端與原點的距離,Xn為第n個楞組的寬度,N為微楞的折射率,f1為第一焦面頂端與原點之間的距離,f2為第一焦面底端與原點之間的距離,αn為第n個楞組的微楞與所述鏡框的夾角;
反射鏡組件,具有鏡座和多個反射鏡,各所述反射鏡用于將射入所述反射鏡組件的光線反射形成第二焦面,所述第二焦面與所述第一焦面重合,所述反射鏡在所述鏡座上的布置方程為:以所述鏡座的中心為原點,Wn為第n塊反射鏡接近原點的一端與原點之間的距離,θn為反射鏡與鏡座的夾角;Yn為第n塊反射鏡的傾斜高度,dn為第n塊反射鏡的鏡面寬度,f3為第二焦面底端與原點之間的距離,βn為反射光線與鏡座的夾角。
上述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在使用過程中,楞組將射入透射鏡組件的光線折射形成分布在發生器兩側的第一焦面,反射鏡將射入反射鏡組件的光線反射形成分布在發生器兩側的第二焦面,從而對發生器內部的制冷劑和吸收劑的混合液進行加熱,將制冷劑以蒸汽的形式分離出來,從出氣口排出,高濃度的吸收劑則通過出液口排出,這種加熱裝置在發生器兩面進行了加熱,使得發生器受熱更加均勻,氣液分離效果更好。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反射鏡組件上的反射鏡對稱分布在所述透射鏡組件兩側。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鏡框通過鏡框支架固定在所述發生器上方,所述鏡座位于所述發生器下方并與所述鏡框支架連接,所述發生器固定在所述鏡座中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未經肇慶學院;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7054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