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收卷波浪邊的二次分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8920.7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7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洪亮;劉濤濤;翁星星;沈亞定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23/26 | 分類號: | B65H23/26;B65H35/02;B65H23/34;B65H23/19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帥 |
| 地址: | 2132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波浪 二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收卷波浪邊的二次分切方法。隔膜逆時針自放卷下半部開始收卷,依次繞過第一過輥上半部、弧形輥下半部、切刀輥上半部、第二過輥下半部、第三過輥上半部,然后切分為多卷分膜,每個分膜分別依次經過過輥下半部、收卷壓輥上半部,纏繞至收卷卷芯完成收卷。在收卷時,采用間隙收卷的收卷方式,避免隔膜發生擠壓,隨著收卷直徑的不斷增大,收卷張力按照張力曲線系數所提供的的張力曲線進行衰減,同時輔助以恒定的收卷壓力,二者相互匹配設置,保證了收卷端面的整齊,也保證了收卷硬度的硬度適宜。本發明既能大大降低小分切二次分切收卷后隔膜波浪邊的不良率,同時也能降低其后期發生形變而造成二次不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隔膜收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降低收卷波浪邊的二次分切方法。
背景技術
小分切機是用來將一次分切后的基膜或涂覆后的陶瓷隔膜進行二次分切后收卷的設備,二次分切后的成品隔膜直接用于鋰電池廠家電池的卷繞生產,不需進行再次分切。小分切的工藝設計直接影響著隔膜的最終分切收卷效果,不良的小分切工藝會導致最終成品隔膜收卷出現波浪邊等形變不良,而隔膜的該不良會導致電池廠家在電池卷繞時的設備故障和電池性能不良。當前小分切機分切后的成品存在著嚴重的外觀不良:波浪邊。且分切后的成品在時效放置后,也會產生后期形變不良:波浪邊。這些不僅嚴重影響著隔膜生產的最終良品率,同時更可能導致產品交付客戶后的客戶使用問題。
小分切機二次分切收卷后的波浪邊不良率以及后期形變的二次不良,迫切的需要進行解決,以提高小分切機二次分切的最終成品良率,需要一種新的工藝方法去配合小分切機進行隔膜的二次分切,來保證較高的最終產品良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降低收卷波浪邊的二次分切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降低收卷波浪邊的二次分切方法,隔膜由前至后依次經過放卷、第一過輥、弧形輥、切刀輥、第二過輥、第三過輥,然后切分為多卷分膜,每個分膜分別依次經過過輥、收卷壓輥,纏繞至收卷卷芯完成收卷。
進一步的,所述隔膜逆時針自放卷下半部開始收卷,依次繞過第一過輥上半部、弧形輥下半部、切刀輥上半部、第二過輥下半部、第三過輥上半部,然后切分為多卷分膜,每個分膜分別依次經過過輥下半部、收卷壓輥上半部,纏繞至收卷卷芯完成收卷。
進一步的,所述分膜的收卷寬度≤500mm。更優適宜200-400mm。
進一步的,所述收卷壓輥與收卷卷芯之間的間隙為壓輥間隙,所述壓輥間隙為1~2mm。壓輥間隙的存在目的是為了將收卷前隔膜膜層所帶入的空氣盡量的留在膜層之間,保證層間較低的擠壓。壓輥間隙>2mm時,收卷壓輥和收卷卷芯間的隔膜長度過長,不能很好地保證兩者之間隔膜被繃緊拉平。采用收卷卷芯位置保持固定(收卷比較穩定),通過控制收卷壓輥隨收卷直徑變大而漸退的模式,保證壓輥間隙恒定。
進一步的,所述隔膜的收卷速度為60~80m/min。收卷速度匹配收卷初始張力、收卷初始壓力,保證收卷膜卷的平面整齊度。
進一步的,所述隔膜的收卷初始壓力為2~4N/m。為了保證收卷隔膜表面的平整度,防止隔膜發生翹邊、暴筋,不能使用過大或者過小的收卷初始壓力,過大的收卷初始壓力會導致隔膜褶皺、翹邊,而過小的收卷初始壓力會導致隔膜滑移,端面斷裂。
進一步的,所述隔膜的收卷初始張力為20~40N/m。為了保證收卷隔膜的收卷緊度,避免隔膜收卷后發生松卷的現象,以及保證隔膜不會拉伸變形,不能使用過大或者過小的收卷初始張力,過大的收卷初始張力會導致隔膜拉伸變形,過小的收卷初始張力會導致隔膜張力不夠,收卷緊度不夠,會導致滑移、褶皺、松卷等現象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892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