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麥根長分子標記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8313.0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2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琪;羅巧玲;楊國堂;胡盼;李宏偉;李濱;李振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魏少偉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區北辰***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麥根 分子 標記 及其 應用 | ||
1.小麥根長分子標記或檢測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的物質在檢測或輔助檢測小麥根長中的應用;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為對應于小麥基因組中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156位所示的核苷酸,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為C或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的物質為成套引物,所述成套引物由名稱分別為F1、F2和R的單鏈DNA組成;
所述F1為(b1)或(b2):
(b1)序列表的SEQ ID No.2的第22-44位所示的單鏈DNA;
(b2)將SEQ ID No.2的第22-44位經過一個或幾個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單鏈DNA;
所述F2為(b3)或(b4):
(b3)序列表的SEQ ID No.3的第22-44位所示的單鏈DNA;
(b4)將SEQ ID No.3的第22-44位經過一個或幾個核苷酸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單鏈DNA;
所述R為序列表的SEQ ID No.4所示的單鏈DN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b2)為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單鏈DNA;(b4)為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的單鏈DNA。
4.小麥基因型的檢測方法,所述基因型為CC基因型、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所述方法包括:檢測待測小麥染色體中對應于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156位的核苷酸,如所述待測小麥兩條染色體均為下述g1)的染色體,所述待測小麥為CC基因型小麥;如所述待測小麥兩條染色體均為下述g2)的染色體,所述待測小麥為TT基因型小麥;如所述待測小麥兩條染色體中一條為下述g1)的染色體,另一條為下述g2)的染色體,所述待測小麥為CT基因型小麥;
g1)對應于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156位的核苷酸為C;
g2)對應于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156位的核苷酸為T。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待測小麥染色體中對應于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第156位的核苷酸采用權利要求2或3中所述成套引物進行。
6.具有如下Y1)- Y4)中任一用途的物質,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質含有權利要求3中所述成套引物:
Y1)檢測小麥根長分子標記;
Y2)制備檢測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的產品;
Y3)檢測或輔助檢測小麥根長;
Y4)制備檢測或輔助檢測小麥根長產品。
7.下述任一應用:
H1)權利要求1中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在小麥育種中的應用;
H2)檢測權利要求1中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的物質在小麥育種中的應用;
H3)檢測權利要求1中所述小麥根長分子標記的物質在制備檢測或輔助檢測小麥根長產品中的應用;
H4)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在檢測或輔助檢測小麥根長中的應用。
8.檢測小麥根長的方法,包括: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檢測待測小麥的基因型,TT基因型待測小麥的根長高于或候選高于CC基因型小麥。
9.小麥育種方法,包括: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檢測小麥的基因型,選擇TT基因型或CT基因型小麥作為親本進行育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83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